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鲁颂》有云:“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日叔父,建尔元子,伸候于鲁。大启尔字,为周室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周文王经牧野一战清灭了商B.周王经常通过占卜来主宰国政
C.“元子”指的是周公长子伯禽D.《鲁颂》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2022-04-06更新 | 43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西周初年,周公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大宗”“小宗”的从属关系,依托分封制,建成秩序井然的“家国一体”的政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宗法等级②周武王时,商朝旧贵族微子被封于宋地
③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④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本人受封于鲁
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2022-03-06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3 . 西周初期,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到洛邑。周公要求他们顺从天命。安于邑居,承诺他们仍然分有土地。还可以担任各种官职。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阶级矛盾B.论证统治的合法性C.加强中央集权D.增强政权的认同感
4 . 周武王灭商以后将神农氏、黄帝、帝尧、帝舜、大禹等古老氏族的后裔进行“褒封”,甚至连商纣王的儿子也被封,“以续殷祀”,而分封制度的真正实施则始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这反映出西周初期的制度构建(     )
A.旨在重构国家治理体系B.摒弃了武装殖民的方式
C.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D.确立了周王的专制权力
5 . 《周礼·大宗伯》中记载朝觐盟会诸侯见天子分为六种:“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虽然时间不同,但都是为了国家大政。周朝定期朝觐反映了
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集体商讨国家大事开始出现
C.诸侯朝见有利于周王集权D.西周礼乐制度开始全面形成
6 . 下图是某学者经制的《周朝主要地方封国的分布》示意图,这些封国或是建立在以前商人的要地上,或是位于华东地区主要交通路线的关键点上。这主要体现出西周分封制
A.以成周为中心分封B.扩大了中原文化影响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对地方控制有所加强
2022-01-24更新 | 628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周的诸侯国是在原有邦国内将同姓兄弟或亲信“插队”进去,像“掺沙子”。新封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是
A.形成二元政治体制B.加强对地方的管辖
C.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保障原有世袭权利
2022-01-24更新 | 28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商内服成员主要由居住于王畿地区的商王同姓或异姓姻亲氏族组成,而西周自建立便对王室及同姓子弟等进行分封,使之到远离王畿的地方“以藩屏周”,又在王畿地区分封了一批功臣、同姓及异姓诸侯。据材料可知
A.周强化对统治中心的控制B.周宗族聚居状态逐渐被打破
C.周王室血缘观念逐渐淡化D.周实行分封与内外服相结合
9 . 西周青铜器记载了许多周王巡守“东夷”“南夷”“南士”的记录,周王在巡守期间,还对四方诸侯发布告诫,同时对悖礼的诸侯实施惩戒。这说明西周
A.分封制受到强烈挑战B.儒家礼制观念深入人心
C.中央集权制得到加强D.周王具有天下共主地位
2022-01-04更新 | 907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月首考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10 . 《尚书》记载牧野之战动员时,武王并不忌讳与”西戎”的民族渊源,多次自称“西王人”,而且从动员誓词产生的效果看,伐纣得到了“庙、蜀、戎"等少数民族的有力支持。这一事件
A.表明西周与西戎同宗同源B.展示了西周政治文明强大辐射力
C.显示了牧野之战的正义性D.蕴含了民族文化认同的积极元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