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左传•鲁隐公六年(公元前727年)》载:“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 这反映了
A.各诸侯国负有对周的朝贡义务B.以鲁国为首的诸侯国自愿的道义举动
C.各诸侯国是在落实《周礼》中的规定D.周天子拥有绝对的权威
2 . 下图是西周初年的分封图,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多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了各诸侯国割据混战
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3 . 中国有一史学家认为“封建之制,实为吾国雄长东亚,成为大一统之国家之基。而外观虽号统一,内部之文化实分为无限之阶级。”这里的“封建之制”是指
A.地主土地所有制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D.科举制
2016-11-18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卷(文综)
4 . 周王朝“封邦建国”是指
A.分封同姓诸侯B.分封异姓诸侯
C.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异姓方国间D.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卿、大夫
5 .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地说封建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材料中的“地主”和后世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在于
A.拥有世袭统治权
B.所属土地可以买卖
C.尊重上级的权威
D.属下人民归其管理
2016-10-11更新 | 22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届高三高考联考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1历史试卷
7 . 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史料解读
A“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天子授民授疆土,诸侯将土地的所有权转交给子孙后代
B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制的目的是将邦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C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封国不是完全独立的,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必须定时朝觐,进贡出兵劳役等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