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早期大盂鼎的内壁铸有铭文,记述了周康王册命贵族盂之事。铭文中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的立国经验与商内、外之臣僚因沉湎于酒以致亡国的教训,告诫盂忠心辅佐王室,还记载了赐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周王册命盂”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B.突出周天子权力的至高无上
C.加强周王对地方的直接统治D.确保嫡长子合法的继承权力
2 . 清代学者赵翼指出,《周礼》中记载置县本自周始,“盖系王畿千里内之制,而未及于侯国。若侯国之置县,则实自秦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置县的历史非常悠久②西周时分封与郡县制并行 
③诸侯国置县动摇了分封制④秦始皇时期开始设立县制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3 . 《礼记·礼运》曰:“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
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D.扩大了国家疆域
2020-05-13更新 | 112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凯博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的疆域发展经历不断发展变化过程,阅读下列三幅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分封示意图


材料二   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   元朝行省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列举西周巩固统一的措施,地理分布特点和对西周政治的影响。
(2)材料二中,秦朝加强对地方管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该措施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说明元朝对地方管辖的措施及特点。
(4)由以上几幅地图可见,古代中国中央对地方管理发展有何趋势?
5 . 春秋时期,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周王室势力衰微B.分封制濒于崩溃
C.诸侯与周天子地位相同D.诸侯势力强大
6 . 在湖北随州发现的曾侯墓地出土了编钟等青铜礼器。其中有一件青铜器铭文为“余【周】文王之孙……出邦(分封)于曾”。在曾侯宝和夫人羋加合葬墓中有一件青铜缶,上刻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意为楚王将自己的女儿芈加嫁至随国。由此可以推断
①曾国与随国都是由楚国所分封
②曾国通过争霸战争灭亡了随国
③曾国与随国很可能是一个国家
④曾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9-11-1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D.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2019-05-14更新 | 13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3-2014学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019-05-10更新 | 139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中讲到,“商汤前后,夏、商、周是三个大小不同的民族并立,它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后人所想象的那种君臣隶属关系。……那种君臣上下隶属的体系,是从周公东征胜利,占领了广大地区,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这说明
A.周公东征前国家尚未正式形成
B.分封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
D.世袭制到周公以后才逐渐形成
2013·上海·高考真题
10 . 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下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2019-01-30更新 | 3501次组卷 | 37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