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2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B.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018-06-27更新 | 226次组卷 | 4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九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这说明
A.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B.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
C.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D.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
2018-06-19更新 | 787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影视剧常见的台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自己血缘愈近的人愈靠得住,血缘关系愈远,“失信”则会频繁。这种认识有可能是下列哪些历史现象长期存在的思想基础
A.君主专制
B.中央高度集权
C.宗法宗族意识
D.文字、度、量、衡的全国统一
6 . 据《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达33次,而朝周王者仅3次。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礼乐制度的破坏B.井田制度的瓦解C.分封制度的崩溃D.诸侯势力的崛起
7 .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中国历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后二千年是郡县政治。”这两种“政治”的根本区别主要集中于
A.地方的管理方式上
B.选拔官员的方式上
C.经济政策的制定上
D.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
8 . 公元前656年,周惠王欲废太子郑而立王子带。管仲对齐桓公说:“今应具表周王,言诸侯愿见太子,请太子出会诸侯。太子郑一出,他与诸侯之间的君臣关系已定,王虽欲废立,也难行其事。”齐桓公从之。惠王不乐,但因齐国强大,只得许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齐桓公恪守宗法分封制B.诸侯僭越天子之礼
C.周王失去“共主”地位D.礼乐制度荡然无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时代,社会群体可分为公子、卿大夫、士三层;到战国时期,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种变化说明
A.等级制度逐渐消失
B.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儒学思想产生影响
D.官僚政治已经确立
2018-03-05更新 | 559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10 . 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A.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周王室已名存实亡
C.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018-02-01更新 | 656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全椒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