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贵族拥有诸多世袭特权B.蛮夷的入侵
C.贵族承担众多义务D.周王室的奢侈腐败
2 . 《论语•季氏》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从“自天子处”到“自诸侯出”说明了
A.礼乐文明崩坏B.井田制度瓦解C.分封制度崩溃D.铁器牛耕使用
3 . 春秋时期,诸侯国地方制度实行县郡制;到了战国时期,则变成了郡县制。这种变化实质反映了社会政治的大转型。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4 . 史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说明:
A.有利于周天子的统治
B.扩展了天子的统治范围
C.周朝灭亡
D.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2017-11-0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金沙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历史
5 . 有学者说:“‘诸侯’与‘七雄’均为周天子的附庸,即使周王朝‘令不出国门’之日,它们仍争相‘挟天子而令诸侯’。由于有这么一个‘共主’,古中国甚至没有出现过古西方的所谓‘僭主’。”该学者意在强调:
A.诸侯国不是独立的国家B.分封制不利于专制形成
C.周王与诸侯的从属关系D.中国政治制度优于西方
6 .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一支6000人的队伍勤王。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晋因国内乱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说明
A.周王权威开始削弱
B.齐国当时实力最大
C.宗法分封制受冲击
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7 . 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
2016-11-27更新 | 124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行宗法制度,然而血缘纽带在几代之后就会松弛和疏远,这在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
A.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
B.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
C.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D.贵族普遍转化成为庶人
9 . 下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请问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封邦建国,防御狄夷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以诸侯国拱卫周王室,巩固周朝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