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说:周初分封首先重视姬姓子弟,其次是贵戚,实际上就是把以前诸侯部族联盟“公天下”的共同体转化为宗法制下的姬姓“家天下”。该观点意在强调,周初分封
A.以血缘宗法制为政治基础B.强化了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C.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疆域D.剥夺了诸侯国的自治权力
2022-03-02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B.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2019-05-14更新 | 459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届海南省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卷
3 . 公元前656年,周惠王欲废太子郑而立王子带。管仲对齐桓公说:“今应具表周王,言诸侯愿见太子,请太子出会诸侯。太子郑一出,他与诸侯之间的君臣关系已定,王虽欲废立,也难行其事。”齐桓公从之。惠王不乐,但因齐国强大,只得许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齐桓公恪守宗法分封制B.诸侯僭越天子之礼
C.周王失去“共主”地位D.礼乐制度荡然无存
4 .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C.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2019-01-30更新 | 203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届海南省陵水民族中学高三历史模拟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先秦时期局部地区政区的演变示意图。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B.分封制日益濒于瓦解
C.诸侯国数量呈增多趋势D.中原地区的战乱连绵
2020-07-0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0届高三临考模拟历史试题
6 .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D.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2016-11-27更新 | 122次组卷 | 23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