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2 . 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材料反映了
A.西周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B.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
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血统是西周等级制度的唯一标准
3 . 《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掙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该段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郡县制
4 . 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可以用王国维的“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说明,此处他所谓的“天”是指
A.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B.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5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说明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
B.兄终弟及
C.大宗与小宗对立
D.神权与王权结合
2018-03-01更新 | 1204次组卷 | 30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王国维认为“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以下选项最符合材料的观点是
A.大宗、小宗是相对的
B.嫡庶制是宗法制产生的根源
C.周朝形成嫡长子继承制
D.周人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7 . 201442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的甲午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客居海外的华侨也来这里寻找魂牵梦紫的根。下列制度与此相关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皇帝制
8 . “中国有很坚固的家族和宗族团体,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是很深的。上述现象源于
A.内外服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9 . 考古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铸有“王族”“三族”“五族”“大父”“伯父”的族徽;甲骨文中记载有“大宗”“大示”“小宗”“小示”的文字和古代文献中所提的“帝嫡”“介庶”的词汇。这些字词反映了商朝
A.出身决定了政治地位B.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有机结合
C.僭越礼制的现象频发D.已确立了基于血缘的嫡庶制
10 . 国君时常通过不断纳妾来显示自己的实力与财富,于是就有了同父异母的许多个儿子。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在考虑由庶子来继承。这种规定是依据古代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世官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