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宋书》),蔡兴宗(《南史》),裴安祖(《北史》),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明史》),杨光先(《清史稿》)。

材料二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些人名的出现受到什么制度的影响?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制定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其核心特点是什么?

(3)上述两种制度是什么关系?

2 . “封建”是历史学上一个重要却又含混的概念。古今中外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籍中的“封建”是指“封土建国”。“封”是划分土地,“建”是建立国家。我们现在习惯将这一“封土建国”制度,称之分封制。西周时期推行“封建”制度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其分封的对象有哪些?
(2)法国年鉴派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封建社会》一书中,将“封建”阐释为一种以人身依附关系为特点的社会形态。古代中国的西周时期也存在一种依附关系,它以父系血缘为纽带,被称为什么制度?其核心是什么?其与分封制是何关系?
(3)郭沫若、翦伯赞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主张“战国封建论”,将从战国到鸦片战争前的两千余年归为“封建社会”。如果采纳这一划分方式,那么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形成于何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2017-07-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补考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c
材料二: 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
材料三:

材料四:(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五:(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六:(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我国奴隶社会的什么制度?王根据什么来决定分配土地的多少?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礼对原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其实行的目的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图示三所示的朝代开始继承并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4)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5)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五、材料六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6)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2016-12-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普宁华美实验校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