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记载,齐灵公有一位十分宠爱的妾名戎子,戎子与齐灵公的另一位妾仲子很要好,仲子生一子名牙,戎子请齐灵公立牙为太子,于是齐灵公废公子光而立牙,仲子却认为“废常不祥”。这里的“常”是指(   
A.等级制度B.世袭制
C.血缘关系D.嫡长子继承制
3 . 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
A.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
C.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2016-11-27更新 | 24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美国历史学者费正清在谈到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说:“它依靠的是血缘或准血缘的宗法关系而非封建制度的法律原则。”下列各项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禅让制B.井田制C.嫡长子继承制D.郡县制
8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
A.异姓贵族B.同姓贵族C.功臣D.先代贵族
9 . 按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列不一定能成为相对血缘关系范围内的大宗的是
A.周天子的嫡长子、嫡长孙B.卿大夫的嫡长子、嫡长孙
C.诸侯的嫡长子正妻所生的长子D.诸侯正妻所生育的儿子
10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以下关于这段论述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A.天定的是嫡长子B.人争的目标是王位
C.天定的目的是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D.争乃不生的原因是王位至上
2016-11-18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练习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