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效果与地方行政制度变革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二   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羽翼。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元朝形势图(1330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郡县政治”的主要政治绩效是什么?
(2)据材料二,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汉初在地方治理上采取了哪一措施?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措施的治理效果。
(3)材料三反映元朝在地方主要推行了什么制度?据该图判断,推行该制度的原因是什么?分别指出管辖吐蕃地区和今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的中央机构。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秦、元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创新有什么价值?
2021-01-25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2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疆域图


材料二   (秦始皇)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的这一政治制度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哪些特点?
(2)材料二中所说秦始皇推行的一种新制度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推行对中国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秦始皇为巩固统治还推行了哪些政治制度?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江苏当时主要属于哪两个行政区划?当时中书省和宣政院分别直接管理什么地区?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4 . 如图所示是研究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重要资料。联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秦王朝开创了郡县制B.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C.元代推行三省六部制D.三图均加强了中央集权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二 图1、图2展示了唐代和宋代的中央政制和架构。

材料三 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只剩下一部分权力,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载体制正式形成。

——(日)竺莎雅章著,方建新译《宋太祖与宋太宗》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从哪些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与唐代相比,宋代宰相的地位和职权有什么特点?
(3)综合三则材料,你认为宋代中央到地方政治体制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 . 如图所示是研究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重要资料。联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甲图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②乙图在地方上推行郡国并行制
③丙图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④以上三图的地方政治制度都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

材料二 秦朝疆域图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在地方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并分析该制度有何深远影响?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3)材料三表明,元代实行的是什么地方行政制度?有何意义?
(4)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2019-10-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观察如图,下列疆域图(局部)所属的朝代是
A.秦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9 . 阅读《元朝疆域图》(如图),图中反映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江浙行省管辖范围与今江苏省大致相当
B.通过设置行省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台湾地区及附属岛屿均在元朝版图之内
D.辽阔的疆域造成元朝出现地方割据局面
10 . 下图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形象图。对此图造成的影响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强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达到了“强干弱枝”的目的
B.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C.导致了“三冗”现象的出现,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D.彻底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达到了长治久安
2020-01-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