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据《新唐书》记载:唐玄宗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王忠嗣为河西、陇右、朔方、河东等四镇节度使,“劲兵重地,控制万里”;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胡人安思顺执掌河西节度使,并兼任朔方节度使,精锐兵力十余万。唐朝的边将重用政策(     
A.形成了“内重外轻”的布局B.导致边疆局势可能突变
C.意味着政治制度运作成熟D.源于帝王好恶的随意性
2022-10-01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与门下省,原为君主用以限制相权而次第出现的,至南北朝演变成联合的宰相机构。三省的长官,只要事实上为君主所倚重,都可以算是宰相。但是南朝之政多出于中书,北朝之政多出于门下。三省分工不够明确。隋代建立后,文常首先确立了内史(中书)省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三省分权制度。至唐初,三省六部的中央架构最终得以理顺定型。

——摘编自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

材料二   忽必烈继位后,在中央设中书省掌政事,为宰相机构,下辖六部,处理具体行政事务。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由太子担任,但事实上并不到任。元世祖时,不时以中书省宰臣挂上“行某处中书省事”的头街,代表中央出外,临时主持地方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事务,在灭南宋过程中,行省在江南逐渐地方化。为了镇压反抗,尽快安定局势,行省必须集中权力,并保持设置的相对稳定。行省设置逐渐固定以后,元廷对行省官制统一进行改革,规定以后行省官员不再以中书省宰相之名系衔,而单称“某某行省平章”“某某行省右丞”之类,以区别于都省(即“中书省”)官员。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省制形成的历程及体现出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隋唐中书省相比,元代中书省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制的演变反映出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2-08-1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友兰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3 . 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
2022-06-16更新 | 14795次组卷 | 97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嫡长子继承制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汉代诸侯王仍然实行嫡长子继承,但是汉律却只允许嫡子也就是正妻之子为嗣。如果正妻无子,则除国为郡,庶子再多也不能继承。据此可知
A.汉代比较严格的执行宗法制度B.诸侯的势力进一步受到削弱
C.宗法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2022-05-13更新 | 32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2届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刘彻继位后,扩大太尉职权,并把太尉改为大司马,又加上大将军的称号;同时设立中央常备兵如“良家子”“羽林孤儿”。这些做法
A.有助于形成皇权专政局面B.继承强化了集权政治体制
C.容易造成权臣弄权的政局D.建立起了中央的绝对权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