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在张家山汉墓出土竹简中的《二月律令·捕律》中记载,“捕从诸侯来为间者一人,拜爵一级,有(又)购两万钱。”而又在《二月律令·.贼律》记载:“来诱及为间者,磔(zhe:酷刑)。”据此可知,朝廷这种做法
A.实现了对地方的绝对控制B.达到了思想上的统一
C.有利于削弱地方诸侯势力D.加强了社会治安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元朝统治者在路、府、州、县除了按常规设总管、知府、知州、知县等官职,还在各级政府外另设一官职一达鲁花赤,代表中央督察地方行政,并规定达鲁花赤只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这一官职的设置
A.表现了对汉族官僚的防备心态B.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
C.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D.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
2022-01-23更新 | 1159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大都依次为路、府、州、县,但边疆行省则有所不同。如图为云南行省管理层级结构示意图。该图表明元朝的行省制度

A.完善了少数民族地区郡县设置B.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
C.扩大了地方行省的民政事务权D.运用犬牙相入原则以节制边疆
2022-01-12更新 | 959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龙西北八校联合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卜式(生卒年不详)因养羊致富,因匈奴屡犯边境,曾上书愿以家财之半捐公助边,又施钱财帮助乡民,卜式也常以巨资购买田宅;《汉书·张禹传》中记载张禹(?一前5年)富贵之后,买田400顷,均是灌溉方便、土质肥沃之地。以上事例反映出
A.豪强地主势力壮大B.西汉政府鼓励土地买卖
C.匈奴严重威胁边疆D.农耕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5 . 元代在西藏确立统治之后,开始派官员清查户口,并在交通要道设置大小“甲姆”(驿站)。在第三次清查户口时,还增设一种“马甲姆”(兵站),负责吐蕃到内地道路的安全及秩序,并为军事行动提供方便。这些做法
A.强化了对西藏的管理B.保证了政令的顺畅通达
C.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D.加重了西藏人民的负担
6 . 藩镇是唐朝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地,藩镇的统帅即为节度使,节度使不仅手握重兵,同时还兼管管理屯田的营田使及管理军需的支度使。天宝年间之后,又获得了对道采访使(监督州县)的掌管权力。这些现象
A.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B.标志着郡县制度的彻底废除
C.必然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D.表明中央集权制度面临危机
2021-12-23更新 | 762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创新班)历史试题
7 . 元代西南地区土司在朝贡和入觐方面事例甚多,《元史》中常有“来贡方物”的记载。在出兵征伐方面,土司常奉中央王朝之命率士兵平叛,有的土司还“以疾薨于师”。这说明元代
A.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消除B.边疆治理奉行因地制宜原则
C.土司对朝廷的归属感较强D.土司制使各民族间地位平等
8 . 《元史》记载,元代“东渐西被,暨于朔南,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相通,朝令夕至,声闻毕达”。这说明元代驿站制度
A.仅设置于所辖属国B.加强了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C.沿袭前代民族政策D.激化了与其他民族的矛盾
9 . 宋朝建立后,为了激励和督促各级官员尽职尽责,政府几乎把所有官员都纳入了考核的范围,考核内容主要以品行和地方治理效果为主,但从北宋中期开始,宋廷便一直把财赋上交量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中心。这一变化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进一步的强化B.三冗的问题日益严重
C.地方官权力呈扩大趋势D.商税已成为主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A.君权削弱B.中央集权C.吏治腐败D.豪强崛起
2021-10-07更新 | 6984次组卷 | 49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