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中展开的,只有对疆域进行有效的管控和治理,才能推动国家的存续和发展。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2-04-09更新 | 467次组卷 | 9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元史》述:“也先不花,蒙古族人。至元二十三年担任云南行省平章,大德二年(1298年)首次迁任湖广行省平章,八年迁河南行省平章,九年进拜湖广行省左丞相。”材料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元朝首创行省制B.元朝推行省官互迁制
C.蒙古人的地位高D.元朝行省长官权力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古代年号之设始于汉武帝,年号既用于纪年也用于宣示统治权力。资料表明,汉宣帝时期(前74年~前48年),鲁孝王泮池刻石有“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六安国的一件薰炉也有“(元康)五年六安十三年正月乙未”字样。这可用于证明当时
A.全国纪年方式混乱B.王国问题依然严重
C.中央权威得到加强D.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4 . 盛唐以前实行的是三省六尚书二十四司加卿监的官僚体制,尚书省户部是财政的首脑。到盛唐时盐铁使、转运使、度支使、三司使等使职出现,理财体制发生了根本改变。经五代至宋初形成的理财体制,在神宗元丰年间进行了改革,收夺地方财权,恢复了省部司监旧体制,一直延续到南宋后期。观察唐朱财政体制的演变历程,下列几个理解中准确的是
出现使职的固定化三司成为宋初理财首脑
王安石整顿财政体制的思路保持近200年
唐宋财政体制的终点回到起点是历史的倒退
理财体制经历否定之否定演变历程强化集权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4-02更新 | 43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巡守是古代君主出京巡察地方的重要活动。以下相关记载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春三月,还至泰山……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②“王亲遹省(巡守)东国南国……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凤夷。’” ③“巡行口外,按历蒙古诸藩,加之恩意,因以寓怀远之略。” ④“皇帝临位……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亲巡远方黎民。”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④③①②
2022-04-01更新 | 61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形成和吐蕃连年东渐的危机,使唐王朝急需建立一支强大可靠的中央武装。神策军本是陇右节度使所属的一支边防军队。安史之乱期间,神策军随鱼朝恩入长安护卫代宗,从此成为禁军。经过财政改革后的唐王朝给予神策军优厚的待遇,并采取收编和招募等方式扩大神策军的编制,发展神策军的武装力量。神策军迅速壮大,德宗时已增至十五万人,进入全盛时期。神策军的建立和发展,使唐王朝掌握了一支可靠的中央武装。神策军虽然在兵力配置上尚不足以与藩镇总体相抗衡,但是相对于藩镇个体而言则又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这正是藩镇不能取代唐中央政府的重要原因之一。之后,宦官控制了神策军及其他禁军,同时也控制了长安城及整个关中地区,这造成宦官集团长期专权的局面,对唐后期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神策军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建立神策军发展的影响。
7 . 黄帝传说

材料一 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传说源源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皆言黄帝”。

孔子曰:“黄帝者……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克之。始垂衣裳,作为黼黻(礼服)。治民以顺天地之纪……播时百谷,尝味草木,仁厚及于鸟兽昆虫。”

——《大戴礼记五帝德》

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使百姓保持质朴本真之心),民有其亲死不哭而民不非也。

——《庄子大宗师篇》

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制定)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刑罚),外用甲兵,故时变也。

——《商君书画策》


(1)阅读材料一,比较诸子笔下黄帝形象的异同,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状况,说明异同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 汉武帝初年,汾阴巫锦掘地获一古鼎,群臣以“太帝兴神鼎一”、“黄帝作宝鼎三”、“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相贺。公孙卿认定武帝所获之鼎即黄帝之鼎,视该鼎为天子“受命而帝”的天降祥瑞。武帝遂供鼎于帝廷。元封元年,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太初元年,汉武帝采纳臣僚建议,认为黄帝主土德,位居中央,“五行莫贵于土”,“五行莫贵于黄”,定汉以“土德”受命,“以正月为岁首,而色上黄”。

——摘编自邓乐群《秦汉时期炎黄崇拜的神人转换》、张茂泽《黄帝与黄帝祭祀》等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汉武帝推崇黄帝的目的。
2022-03-29更新 | 49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朱熹认为:“或言太祖受命,尽除五代弊法,用能易乱为治。曰:不然。只是去其甚者,其他法令条目多仍其旧。大凡做事底人,多是先其大纲,其他节目可因则因”,史料说明宋太祖的改革措施
A.体现理性的思维和注重实际效果B.因循守旧难以解决主要政治问题
C.拉拢世家大族势力加重财政负担D.总体方针明确但具体措施不成功
2022-03-28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中联合历史素养大赛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宋朝建立到仁宗时,全国兵额增加七八倍……军队大半来自招募。应募者要么是游手无籍之徒,要么是负罪亡命之辈。而且朝廷又往往因岁凶募饥民,遂使长大壮健者游惰,而留耕者胥老弱。如是久之,农村生产力日渐减削。且募兵终身在营伍,自二十以上至衰老,其间虽四十余年,实际可用者至多不过二十年。廪之终身,实际即是一卒有二十年向公家无用而仰食。宋兵制以厢军伉健者升禁卫,然卫士入宿(厢军精锐到禁军报到),即不自持被(被褥)而使人持之,给粮不自荷(搬运)而扉人(雇人)荷之。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概括宋初兵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兵制实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汉武帝时期,随着1尺简的普遍文书、“尺一诏”、2尺4寸的经书、2尺4寸的律文成为定制,简牍长度由此得以制度化。这可以反映出当时
A.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完善B.国家行政管理日益细化
C.行政管理以简牍为载体D.政府行政效率大为提高
2022-03-20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