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唐初开始设置代表中央朝廷,衔命出使四方的使职,遣官员,例如贞观初年,“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设置观风俗使、巡察使、按察使、巡抚使等官员,逐渐变成正规官制之外的重要职务。这一措施的推行
A.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B.促进三省体制的确立
C.提升行政效率加强地方管理D.带来冗官冗费的问题
2021-05-16更新 | 1902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汉景帝共有 14 子,七国乱前已有 6 子封王,七国乱后陆续立其余 8 子为王,并对原有 的封王加以调整,景帝此举意在
A.以亲制疏防范异己势力B.为武帝推恩令奠定基础
C.实现与地方封国的和解D.安抚地方实现社会稳定
2021-05-1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北宋)金兵内侵,只中央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唐代安史之乱,其军力并不比金人弱;唐两京俱失,州郡到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作者意在论证
A.唐代藩镇制度的进步作用B.都城的区位选择意义重大
C.唐宋的地方治理互有得失D.宋朝强干弱枝的消极影响
2021-05-13更新 | 1084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陵县是指统治者为修建、保护帝陵和祭祀而设的特殊的县。西汉在长安周边设置陵县,并大量移民徙居。徙入陵县者,高祖时为齐、楚大姓,燕、赵、韩、魏之后及豪杰兼并之家;武帝时是郡国豪杰及赀三百万以上的;宣帝时是郡国吏、民赀百万以上和丞相、将军、吏二千石。这一举措旨在
A.强化皇室独尊地位B.笼络各地豪强势力
C.防范地方割据势力D.保持统治集团稳定
2021-05-13更新 | 542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乡、亭、里三级组织,里以下设什伍组织。里掌百户,什长、伍长分别主十家和五家,三者各司其职。这一设置
A.有力促进了地方乡绅阶层的发展壮大B.推动公共权力在横向上扩展
C.凸显了基层组织在地方治理中的地位D.扩大了郡县长官的行政权力
6 . 据记载,唐天宝末年,“修文教,废武备,人至老不闻战声”。中央禁卫军士兵大多来自“市人白徒”,富者“贩缯彩,食粱肉”,壮者“角抵拔河、翘木扛铁”,整日打架斗殴,以致“有事乃股栗”,无力作战。据此可知,当时
A.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盛行B.中央集权存在着危机
C.市民阶层的社会影响扩大D.保甲法实施成效甚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元初曾三次较大规模对西藏地区清查户口,并调整驿站系统,由藏族地区负责沿途地方支应,同时还在西藏地区设置“马卡姆”(兵站)负责驻守吐蕃故地至内地的道路元朝的这些举措有利于
A.邮驿系统的完善B.强化对西藏的权属C.政令的顺畅通达D.促进西域地区开发
2021-05-11更新 | 445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润,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汉武帝统治时期将其东移。这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C.解决边患问题D.扩大统治疆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278年元世祖之孙铁木儿不花领扬州行省兵一万,赴江西行省以备战守;1297年元廷又命湖广行省遣军代戍属于云南行省的八番、顺元等处。材料说明元代
A.宗室力量强大,民族矛盾尖锐B.军队体系混乱,战斗能力下降
C.掣肘地方军队,加强中央集权D.换防行省戍军,确保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汉代史籍中所见官员履历,大多历任数职,转仕各地:如著名循吏召信臣曾经转仕七处,黄霸曾经转仕九处;东汉循吏任延转仕地点竟然多达十处,西北至武威,东南到会稽,南至九真。官员丰富的地方履历有利于
A.完善汉代选官制度B.削弱汉初王国力量
C.巩固汉代儒家思想D.加深国家统一观念
2021-05-08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