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9 道试题
1 . 唐代州县官吏的选调任用,九品以上须经过中央吏部。此后,随着道一级建制逐步固定,统领道的节度使、观察使有权直接任用道府僚佐,这使中央政权
A.着力提高中央机构行政效率B.被迫加大对地方的财政拨付
C.加快推进选官用官制度改革D.进一步面临尾大不掉的压力
2 . 与内地武人节度使不同,边将权力极大。如宋太祖派遣士兵前往郭进(某边将)驻地时,总不忘警告他们:“汝辈当谨奉法,我犹赦汝,郭进杀汝矣”。这反映了宋初
A.崇文抑武并未施行B.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C.武将尚有政治空间D.武人干政目无法纪
2021-04-21更新 | 735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宋熙宁年间出现的陕西蓝田《吕氏乡约》,开创了中国古代乡民自治的历史先河。它的发起与实践不仅体现了宋代新儒的时代特征,而且还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逐渐成长起来的主体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吕氏乡约》所蕴含的社会教化、政治整合与矛盾化解等功能成为宋代及后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效“补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乡民自治的积极性,夯实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宋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非常重视乡约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并对其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治理念和乡治体系。

——摘编自杨亮军《宋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乡约》


(1)根据材料,概括《吕氏乡约》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吕氏乡约》对加强当今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历史启示。
2021-05-0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4 . 读《元朝疆域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书省的标注有其合理性B.中书省的宰相权势超越了前代
C.中书省与行省是平行关系D.中书省是元朝的最高监察机关
2021-05-02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主要是因为没有分封王室子弟,从而孤立而亡。刘邦分封刘氏子弟,并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结果该措施造成了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材料表明(  )
A.对历史教训应客观评价B.分封制阻碍了历史发展
C.汉高祖的目光较为短浅D.历史发展没有规律可循
6 . 北宋统治者注意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

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苟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得自由耳。

——赵普

材料二 是以文臣知州,以朝官知县,以京朝官监临财赋,又置运使,置通判,置县尉,皆所以渐收其权。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

——[宋]吕中

三司官吏积习依违,文牒有经五七岁不决者,吏民抑塞,水旱灾渗,多由此致。

——[宋]李焘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于“巩固统治”的主张,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结合王安石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有何影响。
2021-04-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北宋时期,为违法者所设的真正的监狱反倒很少,县衙里的小型牢房已足够关押犯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考促成尚文风气B.朱熹理学影响深刻
C.轻徭薄赋矛盾缓和D.地方强权管理到位
8 . 根据阅读下图所反映的信息,分析下图反映措施产生的影响是
A.西周诸侯间兼并能力削弱B.汉朝的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C.唐末各藩镇的势力得以扩大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控制
9 . 下面是北宋初年禁军人数示意表。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967—968年(宋太祖)995—997年(宋太宗)1017—1021年(宋真宗)1041—1048年(朱英宗)
19.3万35.8万43.2万82.6万

A.无业流民的增加B.军队编制的调整
C.专制集权的结果D.战争频繁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