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南宋学者叶适在《水心别集》中说:“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作者意在强调(     
A.宋初有效解决了割据问题B.宋朝加强集权措施存在弊端
C.唐朝措施提高了行政效率D.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动乱频发
2 . 元朝行省在财赋、刑名等庶务方面具有一定自主权,但有专家认为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这种制度设计(     
A.不利于地方政治稳定B.避免政府决策失误的出现
C.容易造成国家的分裂D.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朝新建,天下尚四分五裂。宋太祖制定战略方针,开展了削平诸政权的统一战争。963年出兵两湖,964年平定后蜀,971年平定南汉,974年平定南唐,978年平定福建,979年最后攻下北汉。宋太祖采取这一战略次序旨在(     
A.防止党项威胁北部边防B.避免统一南方前与辽冲突
C.与辽争夺南方富庶之地D.控制南方的水陆交通要道
2023-03-04更新 | 985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汉文帝将齐国一分为六,立已故齐王六子为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立已故淮南王三子为王。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边疆危机B.削弱诸侯势力C.加快经济开发D.抑制土地兼并
2022-07-24更新 | 503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首要考虑的是用何种手段控制这个版图辽阔的大帝国。秦始皇独许李斯推行郡县制而否定王绾等人提出的分王子弟的建议,固然出于集权的需要,同时也是接受历史教训。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证明,西周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并作出结构性的整体转换,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否则新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就无法建立。这就是当时的大趋势,而郡县制正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管理方法。

——摘编自马辉齐书深《中国古代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

材料二   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至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它使一个大诸侯国分成了许多小诸侯,权力分散,使其不能与中央对抗。为继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还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州(部),各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官吏和强宗豪右。

同时,为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决定把私人垄断的冶铁、煮盐、酿酒等重要工商部门政府,由国家垄断经营,并采取由国家经营部分物产的运输和贩卖,平抑物价的经济政策。

——摘编自杨正朝《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与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
2022-02-1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6 . 汉武帝刘彻继位后,扩大太尉职权,并把太尉改为大司马,又加上大将军的称号;同时设立中央常备兵如“良家子”“羽林孤儿”。这些做法
A.有助于形成皇权专政局面B.继承强化了集权政治体制
C.容易造成权臣弄权的政局D.建立起了中央的绝对权威
7 . 下面是对中国古代某一地方行政制度的描述:“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地方官进行监督,同时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这一制度指的是
A.郡县制B.行省制C.道府县制D.分封制
8 . 下表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演变的大致轨迹。这一历史演变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善B.地方割据势力被逐渐削弱
C.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D.地方行政效率的不断提高
9 . 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
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2021-07-16更新 | 876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