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2022·广东惠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武帝时期,河套和河西广大地区纳入汉朝统治版图。此后,朝廷在这些地区兴办学校,传授儒家思想。这一举措
A.解决了王国问题B.确立了儒学正统C.促进了文化认同D.消灭了边患危机
2021-09-02更新 | 566次组卷 | 18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卷05秦汉魏晋政治
2022·广东惠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朝各行省总揽地方事务,但行省内部实行专人负责制和圆署会议制,行省长官受同僚协助或制约。这说明元朝
A.行政效率降低B.君主专制强化C.内部动乱消除D.中央权力加强
2021-09-02更新 | 514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卷09宋元时期的政治统治
2022·福建泉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元初,福建隶属于江浙行省。1278年,福建独自设省,名为福建行省(图1为福建行省局部),治设福州。1279年,元政府又在泉州增置泉州行省;1280年,福建泉州两省合并,复称福建行省,治设泉州。福建行省的沿革

图1
A.体现了元朝政府重视海防建设的思想
B.深受经济政治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影响
C.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政治重心南移
D.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体制的重大变革
2021-08-29更新 | 603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卷09宋元时期的政治统治
21-22高一上·宁夏吴忠·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朝廷直接管辖的有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朝廷直接管辖的有108郡、国。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郡国并行制推行B.中朝制的确立C.“推恩令”实施D.察举制的实行
2021-10-15更新 | 237次组卷 | 6卷引用:【对点变式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统编版)-必考点03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一上·河南洛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游侠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个武士群体(他们因爱打抱不平,扶弱济贫,藏活豪士,不求报酬,而成为各诸侯王的座上宾,但往往以武犯禁遭到统治者的打压,汉武帝时就重用酷吏打击游侠势力。汉武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严厉打击豪强地主势力B.维护地方的统治秩序
C.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分化各诸侯国的力量
2021-10-12更新 | 446次组卷 | 9卷引用:【对点变式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统编版)-必考点03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他借鉴金代制度,在以“藩邸旧臣”为核心的中原知识分子参议下推行“汉法”,同时保留能充分保障蒙古贵族特权地位的种种制度,重新在华北确立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统治体系以及相应的各种典章制度。中统、至元间的创置,奠定了有元一代制度。元朝制度多沿袭金制,同时又有不少前代所不具备的特点。其中有的反映了中原王朝历代相承的传统体制本身的发展变化,如行省的建立;有的反映了被保留的蒙古旧制,如蒙古、探马赤军中的奥鲁(老小营)建置;也有一些是在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如刑罚体系中某些不同于前代的变化,对吐蕃地区实行的政教合一的统治等。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建立管理农业的机构——劝农,指导、督促各地的农业生产,并以“户口增,田野辟”作为考课官吏的主要标准;编辑《农桑辑要》,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保护劳动力和耕地,限制抑良为奴,禁止占民田为牧地;招集逃亡,鼓励垦荒;军民屯田;减免租税;设置粮仓、常平仓,赈济灾民,储备种子;举修水利等。这些措施是元代前期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忽必烈居藩时,征召回回星历学者,波斯人札马鲁丁应召东来,后主西域星历司,至元四年撰进《万年历》,并制造了一套西域仪象,包括浑仪、天球仪、地球仪等七种。后立回回司天台,即以札马鲁丁为提点,吸收了不少西域天文学者在其中工作。

——冯克诚、田晓娜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忽必烈创立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简评忽必烈的统治。
2021-09-2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5章宋元
21-22高三上·江苏南京·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朝许多文人把从军入幕作为建功立业的途径,所以有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说法。宋代则不同,“作相须读书人”。《宋史》记载宋太宗对于文笔并不好的赵昌国也破格录取,“特赐及第以劝来者”。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A.扩大文人建功途径B.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C.完善科举选官制度D.众设其官分散权力
21-22高三上·贵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自魏晋以来,文献典籍中常称中央尚书台为“中台”或“内台”,出征时于其驻扎之地设立临时性机构,称为“行台”;自魏晋到隋唐,行台制度在行台的不断设置中发展出较为完整的形态;到金代时,曾两度设立行台。这可以用来说明
A.隋唐三省制基本确立并不断完善B.古代中央权力被地方逐步侵蚀
C.元朝行省制形成根植于政治传统D.魏晋以来中枢决策发生了异变
2021-09-17更新 | 471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学霸纠错(全国通用)-考点02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
21-22高三上·广东深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国历代王朝官与吏区分严格,胥吏常被鄙视。元朝统治者却认为官和吏之间“靡有轻贱贵重之殊,今之官即昔之吏,今之吏即昔之官”,胥吏出职之途大开,虽高级官员由勋贵垄断,但中、下级官员“出刀笔吏十九”。这种选官方式
A.体现自由平等政治观念B.出于实用主义统治需要
C.极大降低官员文化素质D.有效提升汉族儒生地位
21-22高三上·广东深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高官、藩王、豪强,秩六百石;西汉后期,刺史逐渐有了固定治所和属吏;东汉中后期,改刺史为州牧,总领州郡赋政,秩二千石。这一演变
A.增强了监察效能B.保障了官员廉洁C.解决了王国问题D.埋下了割据隐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