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隋代管理军籍的军府称骠骑府,炀帝时改成鹰扬府,州郡地方官与军府无相互统领关系,隋代统领地方州郡兵的都尉,也与地方无关。唐代前期的地方军事力量以府兵为主,唐代州县官员中,刺史被明确规定具有与军事行动相关的职权。代宗朝规定,州级政府与折冲府共同拥有对隶属于地方户籍的府兵的管辖权,府兵户籍必须同一般民户一起登记,归州县所管。“凡发府兵,皆下符契,州刺史与折冲勘契乃发。”在州级场合,刺史遇到突发军事事件时,可以先自行发兵,但必须呈报中央。此外,府兵的招募工作也有州县级政府担任,这种有地方官和折冲府共同进行的府兵军事管理机制,相互监督,使军权得到有效的发挥。

——摘编自夏炎《唐代刺史的军事职掌与州级军事职能》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州级政府对府兵管理权限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析唐代州级政府对府兵管理权限变化的积极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目录(部分)

第一章   从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行政区划的由来

第二章   两度回光返照——郡县制的封建变形

   汉代封建制的施行和纠偏

   西晋封建的失误

第三章   两千年三循环——行政区划层级的增减

   行政区划的层级与管理幅度

   郡县二级制向州郡县三级制的转化

   州县二级制向道(路)州县三级制的转化

   省路府州县多级制向省县二级制的简化

第四章   量地制邑度地居民——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

   政区幅员的尺度

   百里之县的相对稳定

   千里之郡的缩小倾向

   万里之州的起伏变化

   政区幅员变化的特点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且符合主题要求,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03-06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为10道,后增至15道,其分布变化如图1和图2,这反映了唐朝(     
A.地方行政区划反复调整B.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C.中央强化对地方的监察D.江南地区成为经济重心
2022-08-12更新 | 1150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朝前期,国家税收由中央统收统支,地方无擅自支用国家税收的权力。安史之乱后,唐朝地方政府获得了原属中央财政的部分财权和税收。这一变化(     
A.直接导致唐王朝的覆灭B.体现了财政制度与时俱进
C.是藩镇割据产生的根源D.说明中央权威已逐渐下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汉初年,朝廷曾诏令王国、郡设立太上皇(刘邦父亲)庙、高祖庙,与中央皇室共尊同祭。但西汉后期,汉元帝下诏废除郡国庙,且皇帝宗庙只设立在京师,由当朝天子亲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集权政治的发展与稳固B.宗法观念的日益淡化
C.王国势力威胁中央统治D.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汉初年,诸侯国多在边远地区。东汉时,诸侯王多被封在洛阳以东,且离洛阳皆近。其中,离洛阳最远者为河间国,2500里;离洛阳最近者为陈国,700里;其他王国离洛阳一般在1000里左右。东汉王国封域的变化(     
A.改变了郡国并行的局面B.扩大了郡县官员的职权
C.有助于王国问题的解决D.加强了中央的集权统治
7 . 唐贞观初年,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天下为10道,派黜陟使分巡天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改10道为15道,后置采访处置使以常驻。这些变化反映出,唐代
A.地方行政权力逐步萎缩B.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
C.监察官员职能发生异变D.地方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9 . 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A.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范围B.加速了各阶层人才流动
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代“诸州及镇、戍之所,各自有城。……纵无城垣,篱栅亦是”;宋初曾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以至两宋时代的内地州县治所大部分都没有完整的城郭,基本上处于无城状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纠正藩镇割据之弊B.传统坊市制度走向瓦解
C.中央政府财政困难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