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文帝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开皇十八年,又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炀帝始建进士科。

——《通典》卷十四

材料二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通典》卷十五

材料三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这一制度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从中国的经验中借鉴而来的。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著《中国环行记》(1896年出版)

材料四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两千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

——荀春生等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隋唐时期选官的主要途径及作用。

(2)材料三“这一制度”的哪一突出优点使其能够“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并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3)如何理解材料四中“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这句话的含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书》记载的唐朝830名进士的分布来源见图示(注:士族指的是世家大族或豪门望族:寒门即庶族指的是一般的中小地主;小姓指的是二者之间的阶层),由此图示可知
A.唐朝依然延续了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B.唐朝时所有的人都可以参加进士考试
C.士族小姓寒门子弟中进士人数一样多
D.唐朝科举考试进士分布来源很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台湾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通过对秦国18位宰相的出身进行详尽考证,最终发现这18位宰相中出身贵族的只有5人,其他的是以平民身份跻身卿相的。许先生的这一考证结果,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时期的秦国
①宰相制度还不健全
②墨学曾为显学
③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很大
④走向富强的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
A.秦朝B.汉朝C.隋朝D.明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此制度
A.是由秦始皇最早创立
B.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