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僚的监督,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行政系统的监察系统,在中央和地方均设置监察官。下列负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刺史
B.三司使、刺史
C.监御史、枢密使
D.御史大夫、节度使
2019-02-21更新 | 255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时,哲宗下诏:“初除转运判官、提举官须实历知县以上亲民人,提点刑狱以上须实历知州或通判人。”意即监司的官员必须有出任知县、知州或通判的经验。该项措施
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强化了各机构之间的制衡
C.能遏制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有助于提升监察官员素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朝的“台谏”为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是主要的监察机构。谏院对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事进行规谏讽喻。宋太祖曾立下规矩,“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后来宋朝皇帝都恪守了这一祖训。宋朝的这一传统
A.保证了王朝统治的长期稳固
B.体现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C.完善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D.调动了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
5 . 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地方政治B.管理地方行政C.征收地方赋税D.掌管地方军事
2019-11-01更新 | 177次组卷 | 26卷引用: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代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唐代设御史台,作为独立机构,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形成三省六部一台。这说明唐代
A.官僚机构、官员数量更多
B.进一步弱化专制
C.更加注重分权、加强皇权
D.管理体制更完备
7 . 西汉时期中国大一统王朝进一步巩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初年,田蚡任丞相,权倾朝野,他所荐举的官员,有从平民直接跃升到俸禄二千石的高级官职,其权势大有凌驾于皇帝之意。一次田蚡入宫奏事,汉武帝终于表露出内心的不满,问他:“你荐举的官吏说完了吗?我也有要荐举我的官吏呢”。田蚡又曾经请求占用少府考工室(官营手工业管理部门)的地方用以扩建宅第,汉武帝愤怒地说:“你为什么不索性占用武库呢!”

——编译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1)材料反映了西汉的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怎样的对策?

材料二   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

——《汉书百官公卿表》


(2)汉武帝设置刺史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材料三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于是建藏书之策。

——《汉书·艺文志》


(3)依据材料,指出儒学在秦朝的境遇。结合所学,概括西汉时期复兴儒学的具体措施及其影响。
2020-10-1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御史台组织机构完备,长官为御史大夫,其职责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其次是监察机构法定化,御史台和三院的运行依据是《唐六典》,……同时集传统法典之大成的《唐律疏议》成为御史履行职责、纠察犯罪、弹劾百官的主要法律依据……

——摘编自余钊飞《“整肃纲纪、察举百官”的唐代御史制度》

……唐朝初期,统治者为了彰显御史台官员监察职能的重要性,使其能够更好的震慑朝廷百官,行使监察的权利,赋予了御史官特别的地位。贞观初年,御史一职已经成为朝廷官员升迁至宰相要职的阶梯之一。

……谏官便是专职针对皇帝进行监督的监家机构。只是谏官的监察手段是以劝谏的方式来对皇帝进行变相的监督,谏官主要通过言谏的方式来规劝皇帝,来保证皇帝在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或者做出重要的政治决定时,能移做出正确的选择。

……唐代门下省设给事中,主要执掌封驳之事。封驳官是唐代监察制度中对皇权监督的另一个重要机构,与谏官共同组成了对皇帝的监督机构,……封驳主要是通过对皇帝的最终决定进行进一步的审查,选择执行或者驳回皇帝的诏令,以此来对国家的重要决定进行监督审核的监察机构。……也可以说是唐代监察机关的最后一道监察防线

——摘编自马骏《唐代监察制度的历史地位及其启示》

材料二明清时期的“监督”法律规范更加丰富完备,除在基本法典中涉及到行政监督的内容之外,两个时期均仿唐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明有《大明套典》《正德会典》《万历会典》;清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度、光绪五部会典,后在光绪朝总汇为《大清会典》。为了明确中央行政各都院的办事规则,清时还制定了六部则例,对中央行政详加规范。明清时期考课监察立法也日益完善。

——整理自孙季萍《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制度评析》


(1)据材料概括唐代对中央权力监督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古代中国对中央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
9 . 下列官职或机构,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秦朝的御史大夫   ②两汉的刺史   ③北宋的枢密使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北宋《通考职官志》记载:御史中丞“无正员,以两省给、谏权”。《宋史张观、买黯传》载:“(张观)以给事中,权御史中丞”“(买黯)迁给事中、权御史丞中”。这说明北宋
A.行政体制渐趋完善
B.监察机构职能发生转变
C.监察机构形同虚设
D.监察官员多为他官兼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