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一位皇帝在位时,全国拥有一百零八个郡国行政区,由中央直接管理鞭长莫及,他创设刺史制度,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一制度的实行
A.开创了中央集权体制B.埋下了地方割据祸根
C.促进了光武中兴形成D.发展了我国监察制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初创于秦,形成于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当前健全社会主义的监察制度,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启迪。

材料一   汉代的中央监察机构由三个系统组成:一为御史台系统;二为丞相司直系统;三为司隶校尉系统。它们在体制上各自独立,互不统属,使得汉代中央的监察制度明显地具有多元性特征。监察官员一般品秩不高,但地位崇高,职权重大。御史大夫位秩比丞相和太尉低得多,但“丞相有缺,则御史大夫以次序升”。地方的监察制度更具有以轻御重的特点。在监察方式上,除实行专职与非专职相结合、分值与临时派遣相结合、常驻与巡行相结合的方式外,还通过考课、上计、暗探等方式,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控制。汉代选拔监察官员的具体条件一般有以下几条:选忠直节者为之;“掌选明法者为之”;选拔政绩显著者为之。

——摘编自朱莲华、邱永明《汉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汉代的监察制度尚处在初步形成时期,还因历史的局限性而具有许多明显的缺陷,如监察机构没有完全独立、监察官职权混杂、监察法规不完整等,但“得”多于“失”,很多监察制度及政策方式也被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

——摘编自朱莲华、邱永明《汉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材料三   党领导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坚决斗争,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监察制度的认识。
2022-01-2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巡察是御史行使监察权的常规途径。从御史巡察的实际运行来看,在较多朝代能快速反映和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及时发现赋税不均、重大民生疾苦、官吏贪墨渎职、司法冤案及政策运行、社会治理中的一些问题。这反映出御史巡察
A.充当了帝王的耳目和工具B.解决了官员贪污腐败问题
C.促进了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D.保证了国家决策的正确性
2022-01-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发生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此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苏轼在御史台受审。这反映出
A.北宋监察体系非常严密B.“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C.御史台加强中央集权的职能D.苏轼对移知湖州个人情绪突出
2021-12-1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汉大一统国家形成后,在中央设置了谏议、封驳等机构,决策机制中有廷议、廷推等制度,民间舆论也对政治生活中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制度和政治活动
A.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B.避免了君主的决策失误
C.保障了监察机制的独立D.形成了宽松自由的政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代的监察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监督,是“单向的垂直领导体制”。这一观点反映出明清监察机构
A.内部存在权力制衡机制.B.成为地位最高的政务机构
C.运作具有绝对的独立性D.服务于专制主义集权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秦汉时期,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史称“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考核和监察制度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控
B.官员的选拔方式和流程已经比较成熟
C.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吏的贪腐及渎职行为
D.察举制度加强了被选拔官员的责任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的郡县制以郡统县、以县统乡、以乡(亭)统里,地方管理组织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层层有官吏,使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统治到个人,权力自下而上逐级最后集中到皇帝手中。郡、县二级行政机构,同时也是司法机关。法律维护政治制度和与此相吻合的道德标准。根据以上材料判断秦朝的官吏是
A.行政官、立法官,也是执法者B.监察官、司法官,也是执法者
C.立法官、司法官,也是执法者D.行政官、司法官,也是执法者
2021-10-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元朝中央设置御史台。御史台又在地方上建立了两个行台机构,即监临东南诸省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和西南地区的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北部和中原地区不另置行台。在路以上设置肃政廉访司,定期检查各种案件账目,监督纠劾各级官吏。这可以用来说明元代
A.地方官员职权削弱B.御史台行政权力的加强
C.监察体系系统严密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汉建立监察体系以来,历朝历代监察机构独立于任何部门实行垂直领导;监察官独立弹奏仅对皇帝负责。这一“独立性”体现了
A.监察权依附于皇权B.古代监察职能完全发挥
C.封建皇帝勤于政事D.民众是监察的主要对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