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这可以佐证
A.设置刺史有利于君主专制B.监察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
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D.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代中后期,御史台的御史在言事监察之前,一定要向御史台的长官汇报将纠弹什么事情。宋代取消了这一规定,每个台官言事不必对长官汇报,台官与谏官之间、台谏与台谏之间在言事上也互不通告。这一变化:
A.使监察官员敢于监察一切事务
B.有利于扩大御史台的监察范围
C.使监察机构摆脱了外在的制约
D.增强了监察官员工作的独立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大明律》规定:“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在于
A.避免吏治腐败
B.削弱宰相权力
C.完善明朝法制
D.抬高皇帝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古代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常会建立并完善地方监察制度,下列属于有地方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刺史
B.监御史、刺史
C.太尉、御史大夫
D.县令、刺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晋代开始允许监察官“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奏者不必署名,即使奏事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下列关于古代监察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监督官员规范执政
B.可以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C.代表社会履行监督职责
D.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钱穆认为,唐代中央的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官,这是一大缺点。钱穆针对的是
A.刺史B.三省长官
C.御史台D.总督巡抚
2014-05-26更新 | 5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河北邯郸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下列关于刺史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秦朝时设立的监察制度                       ②刺史履行监察权,有超越百官的权利
③东汉初年,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       ④刺史制度加强了皇权
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