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3 道试题
1 . 下表为元明清三代监察制度演变,据此可知(     
A.元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设置监察优化国家管理
C.地方监察官员权高位重D.明朝监察重在政教民情
2022-11-25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汉皇帝朝会时,官俸只有六百石的刺史的班序远在官体两千石的郡国守相之后,但刺史与郡国守相因政务而单独会见时,则要以刺史为尊。这主要是因为(  )
A.刺史代表中央管理地方B.郡国守相畏惧刺史权威
C.刺史职权是皇权的延伸D.汉代朝廷礼仪规定混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汉代对地方的监察主要由各部刺史负责,他们依据《六条问事》行使监察权,其实际监察对象仅针对二千石以上长吏和地方豪强,低于二千石以下的地方官和“六条”以外的事项,均一概不问,而由地方长官去处理。这体现出汉代地方监察制度
A.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B.庞杂且干涉地方政务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消除了干弱枝强局面
2022-04-02更新 | 38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宋人自称"立国在乎台谏"。台谏窝是御史、谏官合一的统称,由皇帝直接任命,为"百职之中,期任最重"。宋仁宗时,主随等四人任宰执而少有作为,被左司谏韩琦连疏其过,四人竟同日被罢职。此后台谏弹罢官员屡见不鲜。这表明宋代
A.吏治腐败问题严重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监察制度效能提升D.台谏官员职权扩大
2022-03-05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代前期,中央政府设置录事参军负责地方州县的文案覆察及行政监督、唐中后期录事参军的职责重点则转变为督察私盐贩卖、监临征税与专判州府财政等事务。据此可推知,唐中后期(       
A.监察体系不断完善B.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得到平衡
C.中央财政出现危机D.监察官员的职权进一步明确
2022-05-09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御史和谏官是中国古代检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御史职责主要是监察百官,谏官职责主要是匡正国君得失。宋代台谏合一,将原本宰相所举荐的谏官变为皇帝亲擢,这种转变使得(     
A.中央集权削弱B.君主专制加强C.增大御史权力D.扩大宰相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反映了秦汉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文献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A.秦汉时期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B.秦汉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管理
C.秦朝时开创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制度D.秦汉时期地方的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2022-03-11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以下材料为古代不同时期的监察情况,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谏官“往往分行御史之职”
②“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
③“分为十道巡察使,二周年一替,以廉按州部”
④“章奏之下,又经六科,六科可封驳,纠正违失”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洪武十五年(1382年),罢谏官,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都察院名义上是最高监察机构,但管不了六科,六科“俱系近侍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如果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有不同意见,可以“上疏互驳,皆控御前”,由皇帝做裁决。这说明
①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负责监察官吏
②明太祖掌握监察意见的最终处决权
③都察院和六科分割丞相的监察权力
④六科是都察院的余支机构和派出机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7-07更新 | 357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唐代中央重视向以老者为代表的地方民众核实该官员的政绩是否属实;允许地方乡族势力关注地方官员去留或直接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可以“诣阙”请求官员留任。这些举措
A.有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B.实现了国家权力向乡村的渗透
C.改变了地方政务运行程序D.有效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