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大司马霍去病等大臣上疏请立皇子闳、旦、胥为诸侯王,武帝起初表示反对,后经群臣反复奏请才同意封王。后来燕王旦谋反时与朝中大臣相勾结,并很快就失败。这表明(     
A.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西周宗法制得到严格遵循
C.诸侯王构不成对朝廷的威胁D.君主专制遭到了严重削弱
2 . 下表是两汉史书中手工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内容出处
“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满足指标),不合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桓宽《盐铁论》
“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郡国十九,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山阳、东郡、汝南皆为郡县名称)班固《汉书》
“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粗劣),贾(通“价”)或强令民卖买之。”司马迁《史记》
上述史料主要反映了汉代(     
A.垄断性经营破坏平等竞争机制B.官营经济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
C.官营手工业经营管理亟需调整D.私营手工业发展缺乏良好环境
4 . 秦汉时地方长官可以自由任命属吏,而到了隋文帝时,“(吏部)尚书举其大者,侍郎铨其小者,则六品以下官吏,咸吏部所掌”,结束了之前地方长官可以私聘佐吏的历史。这一改变有利于(       
A.杜绝官员贪渎B.提高行政效率C.加强中央集权D.提升决策能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刘永强在《两汉西域经济研究》中对“屯田”有如下研究:“西汉的屯田,是巩固新拓疆土的重要措施之一。屯田卒本身,也是边塞防御的手段之一,同时屯田区又为徙民、设县做好了基础准备。……西汉的屯田卒,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在有战事时参加战争。他们在西域且耕且战,对确立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此可知,屯田政策(     
A.加重了屯田卒的负担B.有利于匈奴吸收中原文化
C.有利于吸收国内流民D.有利于汉王朝的发展巩固
6 . 下图是汉高祖到汉武帝期间三公九卿、王国相、郡太守中军功受益阶层所属者所占比率变化图。这一变化(     
A.有利于巩固专制集权政治B.推动政府行政机制的完善
C.使得军队战斗力不断下降D.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7 . 汉文帝将齐国一分为六,立已故齐王六子为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立已故淮南王三子为王。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边疆危机B.削弱诸侯势力C.加快经济开发D.抑制土地兼并
2022-07-24更新 | 502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竞赛班)
2022·重庆·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西汉初期,西汉统治者在西北边疆地区设置北地郡、陇西郡,以郡县制管辖西北边疆地区。除了设置专门郡县进行治理之外,统治者还采取封赏制,封赏有功之人和归义游牧民族人员。这些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B.旨在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C.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保证了边疆地区的政局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西汉初年,高帝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各诸侯国建立宗庙祭祀。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汉元帝下诏指出各诸侯国“久遵而不定,令疏远卑贱共承尊祀,殆非皇天祖宗之意,朕甚惧焉”,故罢郡国宗庙。西汉郡国宗庙的兴废从本质上说明
A.礼制兴革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需要B.统治者通过祭祀神化家族权威
C.政体稳定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D.西汉王国势力的扩张威胁中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古代年号之设始于汉武帝,年号既用于纪年也用于宣示统治权力。资料表明,汉宣帝时期(前74年~前48年),鲁孝王泮池刻石有“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六安国的一件薰炉也有“(元康)五年六安十三年正月乙未”字样。这可用于证明当时
A.全国纪年方式混乱B.王国问题依然严重
C.中央权威得到加强D.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