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汉武帝时期,改革地方监察制度,实行刺史出巡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工作方式由常驻式改为流动式,刺史要严格遵循“六条问事”,其中第一条针对豪强恶霸,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太守。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官员责任意识B.强化对地方有效控制
C.削弱诸侯王的实力D.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1-10-20更新 | 584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在东北地区设置郡县自先秦燕国始,到汉代有相当一部分东北边疆民族接受了郡县的直接管辖。以汉郡为中心,东北各边疆民族分布在其周围呈众星拱月之势,各民族间的居地不再泾渭分明。由此可知,汉郡县的设置
A.拉开了中原王朝经略东北的序幕B.促进了东北边疆的民族融合
C.消除了东北地区割据势力的隐患D.有利于“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3 . 汉初裂土分封仍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不仅六国旧贵族、西汉元勋,就是一般的功臣也皆望封侯;而汉初的黄老思想是以“清静无为”为特征的,即承认既定事实而不加干预,与之相应的只能是郡国并行体制。这说明汉初
A.通过郡国并行制来笼络地方势力B.通过无为而治来维护政治稳定
C.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其历史必然性D.极力防范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2021-09-26更新 | 826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高官、藩王、豪强,秩六百石;西汉后期,刺史逐渐有了固定治所和属吏;东汉中后期,改刺史为州牧,总领州郡赋政,秩二千石。这一演变
A.增强了监察效能B.保障了官员廉洁C.解决了王国问题D.埋下了割据隐患
5 . 《文献通考・封建考》云:“秦、汉以来,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若关内侯,则惟以虚名受廪禄而已。西汉景、武之后,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况列侯乎?”由此可知,西汉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分散中枢机构权力
C.君主专制制度完善D.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6 . 在东汉,田庄的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强地主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中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主出征打仗。据此可知,东汉田庄
A.是封建经济的进步,推动了社会转型
B.是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
C.是王国问题的延续,分裂割据的隐患
D.具有封建宗法色彩,维护了小农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武帝元狩元年,由于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谋反,汉武帝“乃作左官之律”,规定不经中央派任而私仕于诸侯的官吏即构成“左官罪”。此举旨在
A.加强对地方的全面控制B.废除郡国并行制度
C.确保君主权利高度集中D.巩固贵族政治统治
8 . 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某官职:“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制之威重。”据此推断这一官职是
A.西汉刺史B.唐代中书令
C.宋代转运使D.清代内阁大学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