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是关于宋真宗、仁宗时期职官情况的相关记载。据表中信息可推知
A.国家行政职能范围的扩大化B.国家的财政负担加重
C.朝廷对重文轻武政策的肯定D.冗费局面的危害严重
2 . 据记载,唐太宗曾将中央政府的官员从两千多人减至六百四十三人;而宋仁宗时代的官员数量却过万。宋仁宗时期的疆域约为唐太宗时期的二分之一,这意味着北宋中期,百姓要承担的官员俸禄的负担是唐代初年的几十倍。由此可推知,和唐初相比,北宋中期
A.人口大幅增长B.行政效率提高
C.边防压力减轻D.阶级矛盾加深
2021-11-12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张根为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岁漕米百二十万石给中都。”《宋文鉴》载,元丰前“天下之财,下自郡县而至于转运”,转运以总财赋运输中都。这说明北宋转运使的设置
A.有效防止了官员贪污B.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C.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D.适应了向外输纳岁币的需要.
4 . 史料记载,赵宋立国后,“惩五季之乱,藩镇擅有财赋,不归王府,自乾德以后僭伪略平,始置△以总利权催科征赋,出纳金谷,应办上供,漕辇纲运,经度一路财赋。材料中的“△”应为
A.参知政事B.三司使C.转运使D.通判人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大诏令集》中记载,安史之乱后,“两河宿兵,户赋不入,军国费用,取资江淮”。《读通鉴论》中也说“唐立国于西北而置根本于东南”,屡经大难“而唐终不倾者,东南为之根本也”。由此可知,唐末的藩镇(   
A.推动南方经济的不断开发B.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C.使地方脱离中央趋势增强D.加强了唐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6 . 如表为《唐书》中的一些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
记载内容出处
(敬玄)……凡三娶皆山东旧族,又与赵李氏合谱故台省要职,多族属姻家卷106《李敬玄传》
神龙中,旌其家,大暑曰“忠臣之门”。天下高其节,凡民族皆愿通婚卷112《冯元常传)
日知贵,诸子方总角,皆通婚民族卷116《李日知传》
A.婚姻制度得到革新B.门阀势力遭受冲击
C.崇尚门第之风延续D.新的势族观念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记载,唐代始设枢密使,掌文书,基本没有实际权力。后唐改称枢密院,枢密使辅佐宰相,分掌军政。五代后期,枢密使兼宰相再领节度使,枢密使权力达到全盛时期。而宋代枢密院只管军事,与“中书门下”合称“二府"。枢密使权力的演变说明
A.军事机关的调整毫无章法B.皇权与相权矛盾得到解决
C.机构调整服务于皇权需要D.中央与地方矛盾趋于缓和
8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年,始定律令。……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村坊邻里,递相督察。”据此可以推知,唐朝
A.重视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监督B.地方监察制度完备
C.开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D.君主专制统治强化
2020-07-28更新 | 495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
A.安史之乱的过程B.藩镇割据的局面
C.农民起义的情况D.宦官专权的形势
2020-01-21更新 | 391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唐书》记载:贞元八年(792年)河南、河北、江、淮、荆、襄、陈、许等四十余州发生水     灾,中书侍郎陆贽秉持“所费者财用,所收者人心”之“王化远被”理念“上奏”劝德宗遣     使赈灾。陆贽的“上奏”立足于
A.把应灾权力逐步收回中央B.“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
C.重建中央在地方的核心地位D.加强中央财权,防止独立倾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