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如表是曾任唐代岭南节度使杜佑的任职情况简表。这些信息反映出(     
姓名籍贯时间官职前官后官出处备注
杜佑京兆万年兴元元年(784年)至贞元三年(787年)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饶州刺史尚书右丞《旧唐书》《新唐书》以门葫入仕,返京后一度官至宰相
A.异地任职防范了地方割据B.刺史监察职能恢复
C.中央对岭南实行了管辖D.唐朝统辖范围扩大
2 . 宋高宗曾下诏“将诸州所收经制钱专委通判”。后来,由于通判不能很好地管理经总制钱,朝廷又下诏由知州、通判同掌。1146年,朝廷又下令“专委通判拘收”。这些举措(     
A.健全了地方行政管理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调整了中央行政机构D.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3 . 宋代地方管理上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等设置原则,一“路”之下同时存在四个平行的管理机构,它们之间采取互不相属、分化事权、相互牵制的原则。这一建制
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体现了重文轻武的理念D.为地方割据埋下隐患
4 . 宋代蔡襄担任三司使后,曾做过一次统计:若按照禁军一人每年耗费五十贯、厢军二十贯计算,军队每年总支出高达四千八百余万贯,占整个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五。这表明宋朝(  )
A.军队管理混乱B.军费开支的庞大
C.官僚队伍膨胀D.军队战斗力较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太祖对宰相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据此可知北宋政治的特点是
A.强干弱枝B.重文轻武C.积贫积弱D.分化事权
6 .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当时
A.藩镇割据结束唐朝统治B.藩镇取代地方原有郡县
C.中央政府仍有一定权威D.国家政治重心发生转移
2021-11-29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北宋建立之后,“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
A.削弱了地方的财政基础B.消除了地方的割据势力
C.军事权完全集中于皇帝D.加强对地方的全面控制
2021-11-20更新 | 351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中学、芮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内学界一般提到宋朝历史总是与经济上积贫、军事上积弱划等号,这其中的原因绕不开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但学者顾全芳认为:“应当看到北宋轻武的另一个结果,就是结束了我国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分裂的局面,使中国大江南北基本上保持了和平与统一,在北宋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再也不能出现和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无论对当时的人民或是社会生产的发展,都极为有益。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9 . 安史之乱以前,各边镇屯田、营田,所有权概属封建国家,收成必须全部申报中央。安史之乱以后,土地的所有权,连同经营、管理、分配的权力,全部落入地方长官的手里,出现了“将士无战守之劳,有耕市之利”的状况。这些变化 (     
A.直接导致唐王朝的灭亡B.表明唐朝经济空前繁荣
C.为藩镇割据埋下了祸根D.说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10 . 唐宪宗以后,全国的五十多个藩镇中,除河塑三镇独立性强,拥兵割据外,西北、中原、东南诸镇虽也有驻兵,但其主功能则是守卫边疆、防范藩镇动乱以及遏制盗贼,朝廷整体可控,而东南各镇甚至成为唐朝的主要财赋来源地,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藩镇
A.严重威胁了唐朝中央政权B.客观上维护了唐王朝的统治
C.推动了割据对峙局面形成D.加快了唐朝灭亡的历史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