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据《新唐书》记载:唐玄宗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王忠嗣为河西、陇右、朔方、河东等四镇节度使,“劲兵重地,控制万里”;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胡人安思顺执掌河西节度使,并兼任朔方节度使,精锐兵力十余万。唐朝的边将重用政策(     
A.形成了“内重外轻”的布局B.导致边疆局势可能突变
C.意味着政治制度运作成熟D.源于帝王好恶的随意性
2022-10-01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年,始定律令。……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村坊邻里,递相督察。”据此可以推知,唐朝
A.重视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监督B.地方监察制度完备
C.开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D.君主专制统治强化
2020-07-28更新 | 495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隋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四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任选两人说明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隋唐政治制度”大变动”各自的主要表现
(3)材料三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三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4)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四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5)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特点。
2019-11-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通鉴纪事本末》记载某朝皇帝说:“朕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睹五代弊端,乃革故鼎新,别作朝廷法度。”下列史实与此相符的是
A.“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B.“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C.“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
D.“大学士之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方国对中央的威胁
B.反映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
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
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
2016-11-18更新 | 1285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