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措施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①行政——削实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____,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②财政——制钱谷:设诸路____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③军事——收精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____,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2)分散机构权力
在中央____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____为副相
②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____”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在地方①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____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
②州一级增设____,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3)崇文抑武
①罢免宿将兵权,用____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大力提倡____,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2023-09-1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9课学习讲义
2 . 宋代诸州除设知州外,另设“通判某州军州事”,简称通判。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据此可知,宋代(     
A.地方事权分化B.行政效率低下C.武将地位弱化D.边境防守空虚
3 . 赵宋王朝一改汉州、唐道的做法,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使司等四司,四司互不统属、长官地位相侔,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和官员,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部门,办公地点也不在同一州内。这种制度设计的目的在于(     
A.提高行政效率B.削弱宰相政治权力
C.强化地方管控D.建构国家治理体系
2023-04-13更新 | 1327次组卷 | 9卷引用: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朝新建,天下尚四分五裂。宋太祖制定战略方针,开展了削平诸政权的统一战争。963年出兵两湖,964年平定后蜀,971年平定南汉,974年平定南唐,978年平定福建,979年最后攻下北汉。宋太祖采取这一战略次序旨在(     
A.防止党项威胁北部边防B.避免统一南方前与辽冲突
C.与辽争夺南方富庶之地D.控制南方的水陆交通要道
2023-03-04更新 | 990次组卷 | 7卷引用:09·纲要上第09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称:“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其中“反其弊”的措施应该是(     
A.派文官任各州的知州B.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D.扩大科举录取的人数
2023-02-17更新 | 29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在①②③④处填写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A.道—府州军监—郡守—转运司B.路—府州军监—转运司—通判
C.路—参知政事—郡守—节度使D.省—参知政事—节度使—巡抚
2022-11-29更新 | 847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原来只在边疆地区设置的藩镇在内地大量设立。按照与唐中央的关系,这些藩镇可以分为三类,唐朝在内地设置藩镇(     
地区与中央关系
河北地区与中央对立,长期割据;“虽名藩臣,羁縻而已”
东南地区中央直接控制,为唐后期立国之根本
中原、西南、西北地区中间状态。与中央存在摩擦,但未达到割据的程度
A.使中央集权制名存实亡B.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C.彻底的解决了边患问题D.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8 . 唐朝前期,国家税收由中央统收统支,地方无擅自支用国家税收的权力。安史之乱后,唐朝地方政府获得了原属中央财政的部分财权和税收。这一变化(     
A.直接导致唐王朝的覆灭B.体现了财政制度与时俱进
C.是藩镇割据产生的根源D.说明中央权威已逐渐下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如实行兵将分离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端。虽然北宋政府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袭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便逐渐走向反面了。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行省即行中书省的简称……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宋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元的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的设置,是由当时境土辽阔、交通不便,以及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内地原来深刻的矛盾没有缓和,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

——摘编自周良霄、顾菊英《元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原因。
2022-10-21更新 | 625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题
10 . 宋朝初期,转运使专门掌管各地财赋的转运。至977年,宋太宗尽除节度使所辖支郡,“天下物宜,民间利病,惟转运使得以周知,令更互赴阙,延见询问”。转运使职能的扩大(     
A.提升了行政效能B.埋下了割据隐患
C.调整了决策方式D.加强了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