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下面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这一设计旨在
A.推行重文轻武B.加强中央集权C.强化君主专制D.实现垂直管理
2021-10-22更新 | 27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时人描述宋初“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此观点认为宋初
A.地方官员之间相互牵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B.有效地防范了内部动乱,强化了中央集权
C.铲除了封建割据的根源,维护了社会稳定
D.地方行政体系严密,地方官权力基本丧失
4 . 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
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2021-07-16更新 | 876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5 . 史料记载,赵宋立国后,“惩五季之乱,藩镇擅有财赋,不归王府,自乾德以后僭伪略平,始置△以总利权催科征赋,出纳金谷,应办上供,漕辇纲运,经度一路财赋。材料中的“△”应为
A.参知政事B.三司使C.转运使D.通判人数
6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多有创新,历史悠久,体系完备,影响深远,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政体,皇帝是国家一切权力的主宰者,国家机关是协助皇帝执政的办事机构。适应这种专制体制的需要,唐朝废除了以前历代王朝在中央政府中占有决策地位的“三师”和“三公”,建立以辅佐皇帝执政为职能的三省六部为主的中央政府机关。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唐朝“三省”中央政府机关的名称及政府的运作程序,并指出位于太极宫的中央政府机关是哪两个?结合所学指出宰相议事地方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并指出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的官职名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王朝基本不筑城,内地州县亦普遍不筑城,只在边地城市和部分重要城市,才兴筑或注意维护城垣,宋初甚至强令地方州县毁废城垣,许多府州县治所城市长期没有城郭,或虽有旧城而长年不加修理,使其自然废弃。宋代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放弃对地方州县的管控B.增强城市的经济职能
C.削弱地方防卫加强集权D.抑制城市商业的发展
8 . 宋史专家邓小南先生指出,宋代“祖宗之法”的基本原则是“事为之制,曲为之防”,稳定至上是宋代政治的核心目标。宋代政治在实践中最能体现其基本原则的举措是
A.中央机构进行职能化分工B.对士人和官员以怀柔为主
C.通过科举大规模选拔官员D.全面推行“内轻外重"政策
2021-04-19更新 | 863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学者撰写的各种通史,大体都是以“单线”的方式书写,即一根主线(政治与事件)和若干支流(社会经济、对外关系……),历史主线与各种支流在书中所占的比重大体固定。但在这套书中,我们则看到当下国际历史学界风起云涌的环境气候、社会生活、物质文化、宗教信仰等各种角度,越来越多进入了历史,是趋近于“复线”形式的中国史。

——摘编自葛兆光《世界性的帝国·唐朝》之“推荐序”

材料二   中国人对与各个邻近民族发展起来的这种迥然不同的关系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反应:他们有时单纯地试图征服;有时则成立保护国,册封其首领和派中国顾问;有时试图通过以“公主”(通常是皇室不显要的姻亲)和亲,……来确保友好关系。

——(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


(1)按照材料一所述“单线”角度,根据所学知识,概述撰写汉武帝时期历史需突出的重要史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结合材料一、二概括汉唐民族政策的共同特点。
2021-03-21更新 | 26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宋史·文苑传》序言中说:“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无不擢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由此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理念是
A.儒学独尊B.文功武治C.崇文抑武D.倡导理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