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汉代郡县长官可以任命下级官员,职权重,县令升到郡守即位同九卿,地方人事变动往往不大。唐代改郡县为州县,官员任免权归吏部,地方官员层级大量增加,升迁变动大。由此可知
A.地方割据问题严重B.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监察体系臻于完善
2022-01-26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学者谢和耐说:“11-13世纪期间,在政治社会或生活诸领域中没有一处不表现出较先前时代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在政治上的重要表现是
A.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B.多个民族政权并立
C.学者冲破汉唐儒学束缚D.文人学士型官僚政治形成
2021-11-09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的一次群臣朝会,宰相张齐贤醉酒后上朝,冠冕不正,几乎捧倒殿上。御史中丞弹劾其失仪。张齐贤自辩系饮酒御寒至醉,并顿首谢罪。宋真宗说:“卿为大臣,何以率下?朝廷自有典宪,朕不敢私”,遂免其相。这一事件说明宋朝
A.君主对监察体制的维护B.御史监察范围不断拓宽
C.崇文抑武方针得到落实D.中央权力分割相互制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下面部分王朝的边疆治理简表

时期管理体系边疆防御民族政策
汉朝设郡县或由少数民族酋长管理。以长城为主干,设置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迁、屯田、册封等
唐朝确立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首领管理事务,可世袭;设都护府,统一于中央政府。确立军镇屯戍制度。采取武力讨伐方式,但以怀柔、招抚为主,故册封、和亲为历朝之最。
清朝前期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在西北设伊犁将军,在乌鲁木齐设都统。在东北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等。制定笼络政策,如封爵,联姻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晚清时,以“西北史地学”为代表的边疆治理研究掀起第一次高潮,时人开始认识到重核心区轻边缘区的思路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海塞并重”的观念逐渐占据主导。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在台湾设置行省,在澎湖设立总兵,并修筑新式炮台。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置东三省总督巡抚,废除旗官,民事政令划一,统归于州县;军政事务归东三省总督掌管,统一军队指挥权力;并设置了许多兵备道,负责边务和对外交涉。

——摘编自张峥荣《清末治边政策的转变与近代中国的国家整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国边疆治理的新发展,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7 . 宋朝主要实行募兵制。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实行灾年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此外,还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当兵等。一经应募,终身为伍。其家属可随住军营。这些举措的主要影响是
A.创新了军队管理体制B.有效杜绝农民起义的发生
C.老弱充斥,素质低下D.开士兵职业化先例
2020-01-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中学2019年高三11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