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唐代地方乡族势力较为关注地方官员的去留,有时会“诣阙”请求官员留任,或带领民众遮道拦留官员,直接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而中央也重视向以者老为代表的地方民众核实该官员的治绩是否属实。这些举措
A.有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B.保障了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
C.强化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D.反映了“家天下”观念的弱化
2 . 宋太宗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四司,合称“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四监司”的设立
A.强化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D.杜绝了政治腐败
2020-01-07更新 | 210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以下是一位同学做的一份历史学习材料
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仅仅是围绕着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   ②汉初只实行分封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③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导致武官拥兵自重而出现地方割据   ④元朝通过宣慰司,加强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其中错误表述的有
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
4 .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能够体现宋代“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A.知州B.御史大夫C.刺史D.通判
2019-11-20更新 | 405次组卷 | 65卷引用:四川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A.皇权逐渐削弱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C.相权逐渐加强
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2019-11-12更新 | 382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A.
B.
C.
D.
2019-11-11更新 | 574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7 .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军政财分权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2019-10-18更新 | 364次组卷 | 48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纵,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事迹……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三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四,指出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谈谈你的分析。
(3)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9 .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分别概括其主要做法?
(3)依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4)综合材料二、三、四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2019-09-27更新 | 25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邛崃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10 . 唐太宗时期,按照山川形势把天下划分为十道,派遣黜陟使或者观风俗使分巡,但时设时废,没有定制。唐玄宗时期改为十五道,各道设采访处置使,有固定的治所,便成为当时最大行政区。后来,唐王朝宣布废除十五道,但藩镇割据基本还是原来道的势力范围。这表明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山川形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管理
C.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D.行政官员兼任监察职位成为趋势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