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宋太宗曾表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为此,宋朝
①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②设诸路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
③设三司、枢密院与参知政事分权④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 . 下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
时间
公元960年111638
公元979年2971860

根据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A.财政状况日益恶化B.地方管理更为细致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官僚机构职能重叠
3 . 唐朝时,为加强边防在沿边重镇设立的节度使,逐渐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权力,形成干强枝弱的局面;元朝的行省官员,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但却“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与唐、宋相比,元朝
A.改变了朝廷干强枝弱的局面B.创新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制度
C.赋予了地方官有名无实之权D.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4 . 宋景祐元年(1034),朝廷下令将与转运使在同一州的各路提点刑狱司官邸迁至他州府,提点刑狱使与转运使分州治之,都兼有监察、纠举之责。宋廷这一做法
A.分割了宰相权力B.削弱了地方军事实力
C.强化了君主专制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太宗曾表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太宗有此“用心”主要是因为
A.宋太宗取得帝位的方式不正当B.安史之乱给宋太宗的经验教训
C.唐中期至五代政局带来的启示D.辽与西夏严重威胁北宋的统治
6 . 有学者将史书所列的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分别归类(如表)。据表可推知,唐朝后期的藩镇类型
藩镇类型数量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

A.维系了唐朝统治B.完善了地方管理体系
C.彼此间相互制约D.维护了唐朝长治久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黄巢起义期间,由朝臣出任的节度使或是被杀,或是狼狈逃亡,取而代之的多为地方武人势力的人。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
C.朝廷派遣武将镇压农民起义D.社会阶层流动更加频繁
8 .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2020-11-12更新 | 809次组卷 | 98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开元九年(721)起,唐朝在沿边各地陆续设立十大兵镇,其最高长官为“节度使”。节度使带领一批专司战斗的人戍守边防地带,统理外族,保固疆土。由此可知当时节度使
A.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B.是皇权加强结果
C.拥有政治、经济权力D.是为了稳定边疆
10 .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下诏C.诸道知州、通判、知军、监、县,及监榷物务官,任内地满三年,川广福建满四年者,并与除代(升迁、调任)”。八年又诏令河东、江浙、川陕、广南官,此后均以满三年为任期,满即除代。宋太宗出台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B.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C.遏制冗官泛滥D.改革地方行政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