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8 道试题
1 . 武则天统治期间,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互相通婚。这一措施的实施
A.导致了社会阶层固化B.维护了关陇军事集团利益
C.清除了政治异己势力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022-01-12更新 | 37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设御史中丞B.文官任知州C.设参知政事D.施行征兵制
3 . 史料记载,唐代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富。”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平定安史之乱的需要B.节度使权力过于集中
C.少数民族首领的叛乱D.边疆军务强化的需要
4 . 对于藩镇势力较强的河北,杜牧说:“天下无河北则不可,河北既虏,则精甲锐卒利刀良弓健马无有也。卒然夷狄惊四边,摩封疆,出表里,吾何以御之?”北宋欧阳修也说:“所谓方镇者,节度使之兵也。原其始,起于边将之屯防者”。二者意在说明唐朝节度使(     
A.为民族交融创造了条件B.由于中央决策失误所致
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了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这一制度主要实施于
A.①B.②C.③D.④
2022-05-28更新 | 360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2022届高三5月第三次选考科目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安史之乱后涌现出更多的藩镇是一种帝国为化解安史危机,甚至还包括帝国前期痼疾而采取的相当理性的措施,在与藩镇的博弈之中,唐帝国通过不断学习与调整,重新树立起它对藩镇的权威与控制力。该学者意在说明
A.藩镇使中央权威受到挑战B.藩镇割据延续了唐朝统治
C.藩镇解决了帝国前期危机D.安史之乱导致了藩镇割据
2022-01-30更新 | 3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秦朝至唐太宗时期各阶段的地方行政区划数量表(单位:个),据此可知
时代郡(国)
481000余
西晋191711232
北周与陈2636171562
隋文帝时300余约1500
隋炀帝时1901255
唐太宗时10300余1500余
A.县制是封建国家地方治理的基础B.政权更迭不利于有效的基层治理
C.魏晋南北朝的行政档案保存最好D.隋唐的节度使制度危害中央集权
2021-01-08更新 | 793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历史试题
8 . 《唐律》规定:“处理农民逃亡问题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职责。”而在武则天末年出现了括逃使。括逃使以中央派员身份,专门处理户口脱籍问题。所谓“开元已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为使则重,为官则轻”。唐代官职体系的调整意在(     
A.打击地方割据势力B.处理地方事务
C.完善官僚制度体系D.加强中央集权
9 . 宋朝统治者对节度使并未采取直接撤销的激烈手法,而是逐步蚕食其统治权力。通过“罢领支郡”让节度使只负责其坐镇之州的政事,各支郡管理权收归中央;以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使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大为缩减;通过增设由中央任命的通判从州的层面约束节度使的权力。这些做法(     
A.强化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D.杜绝了政治腐败
10 . 《宋会要辑稿·职官》载:“通判,州各一人,与长史均理州府之政,无不统治。藩府或置两员,广南小州有试秩充通判兼知州者。”又云:“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二。”这种政治制度革新中通判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开始建立官僚政治体制B.革除郡县制的弊端
C.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D.加强封建君主专制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