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转运使司在宋初设置时只是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司机构,“专主粮饷”,供应军队。到南宋后期转运使司的属官有“主管文字”“斡办公事“准备差遣”“帐斡”等,属官之下配备人吏如勾押官、前行、后行等。这一变化
A.促使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说明了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C.标志古代官僚政治走向成熟D.反映出中央集权继续强化
2021-10-24更新 | 542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张根为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岁漕米百二十万石给中都。”《宋文鉴》载,元丰前“天下之财,下自郡县而至于转运”,转运以总财赋运输中都。这说明北宋转运使的设置
A.有效防止了官员贪污B.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C.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D.适应了向外输纳岁币的需要.
3 . 唐朝对地方实行巡按制度亦印“道察”制度,将全国分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每道设“巡察使”,以五品以下官员担任,须为“识治道通明无屈挠者”,两年—替换,主要职责是“察官人普恶”等。“道察”制度的实施
A.为政府选拔了大量的实用人才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导致唐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D.杜绝了官员贪污腐败现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下诏C.诸道知州、通判、知军、监、县,及监榷物务官,任内地满三年,川广福建满四年者,并与除代(升迁、调任)”。八年又诏令河东、江浙、川陕、广南官,此后均以满三年为任期,满即除代。宋太宗出台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B.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C.遏制冗官泛滥D.改革地方行政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为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相调适的产物。文中的“州政阶段”主要是指
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
2020-07-18更新 | 201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梧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并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地方官及僚佐,不许任职本地,而且三年一任,不得连任;地方官赴任,不许携带父母以及15岁以上的儿子。以上规定
A.推动了官僚政治的确立
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C.完善了科举制度的实施
D.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
2018-01-05更新 | 1379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末期考试历史试题
8 . 知州官名源自宋代,全称权知某军州事”。“权知意为暂时主管,指该地厢军,“指民政。宋代知州的设立表明(       
A.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有限
C.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D.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