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唐初的不同时期的地方政区规划。武德年间,地方行政规划以军事为首要目的,基本以南北向为主,即南北长度大于东西宽度;而贞观年间的地方行政规划,多以东西向为主,强调“关河近便”。这一调整的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B.国家统一进程逐渐完成
C.防御外族入侵的需要D.对山川地理形势的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载:“唐兴以来,边帅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唐中期后,胡人安禄山先后升(兼)任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长达十余年没有移地换防。此种情形当时较为普遍。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中后期(     
A.君主专制逐渐弱化B.外轻内重军事格局形成
C.中枢决策发生异变D.任官体制潜伏割据威胁
3 . 唐贞观初年,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天下为10道,派黜陟使分巡天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改10道为15道,后置采访处置使以常驻。这些变化反映出,唐代
A.地方行政权力逐步萎缩B.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
C.监察官员职能发生异变D.地方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朝集制度,始于唐初,本是地方政府定期委派朝集使向中央上贡物品、汇报治情,唐玄宗开元年间规定朝集使还要“校吏能(考察地方官员治理能力)”和“举贤良”。这一变化表明,唐玄宗时
A.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升B.官吏腐败现象得到根治
C.选官方式开辟了新途径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监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者谢和耐说:“11-13世纪期间,在政治社会或生活诸领域中没有一处不表现出较先前时代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在政治上的重要表现是
A.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B.多个民族政权并立
C.学者冲破汉唐儒学束缚D.文人学士型官僚政治形成
2021-11-09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16两宋的统治-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