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李治安在《元史十八讲》中记述了元政府实行的重要举措:“行省大体是七员正官圆坐连署。每个行省内,各个种族,包括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交参任用。蒙古人和色目人地位高,以形成互相牵制、分权制衡之势。”元朝统治者此举旨在(     
A.加强中原和边疆的联系B.以北制南巩固统治格局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加强对地方的监察管理
2 . 元代十个行省中,有四个涉及边疆地区,如岭北行省管辖范围除了蒙古高原以外,向北一直延伸到北冰洋;东北地区由辽阳行省管辖;西南地区由云南行省管辖。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度(     
A.使地方拥有较大的政治军事权B.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保证了元朝社会秩序长期稳定D.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区划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是行省所掌庶政一般采用官员集体参与的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这反映了元朝行省(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B.权力具有“大而不专”的特点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D.易导致地方行政体制的混乱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疆域辽阔,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地方的管理。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挹注:从有余的地方取些出来以补不足的地方),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褥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逮:达到)元…… 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主要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有何影响?
(3)据材料二、三,指出元代行省制度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度的积极作用。
2022-01-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间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中国整个封建王朝的行政区划,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行政区划的变化体现了权力的转移。所有的这一切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不仅被元明清继承下来了也变成了今天我们当代制度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说,历史没有停留在过去,它从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囊括到现行的制度当中。

——摘自张国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浅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6 . 元朝在地方实行某项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该项制度是
A.分封制B.察举制C.郡县制D.行省制
7 .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主要说明元代
A.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B.对边疆地区实施了比较稳定的统治
C.疆域范围出现比唐朝扩大化的趋向
D.改革赋役制度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2021-08-07更新 | 263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元行省负责“外廷之谋议,庶府之秉承,兵民之号令,财赋之简稽”,但其行使权力时又处处受到中央节制,如其人员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
A.行省权力大而不专B.中书省垄断中枢权力
C.行省长官集中专断D.皇帝的人事权力旁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承秦制,汉高祖刘邦吸取秦孤立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地方王国势力膨胀。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设立了十三刺史部,即十三州,代表中央巡察地方,东汉末成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手握重兵,位于郡守之上。贞观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划分为十道,并不时派巡查使者对各州县官员进行监察。安史之乱以(后,掌兵权的节度使开始作为地方行政长官,节度使的辖区叫道,道成了州上面的一级行政单位。

——摘编自朱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北宋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赵匡胤取消了节度使,让各州直接归属中央,但中央还是无法统管全国的州,所以又在州上设“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在路一级不设最高长官,而是根据事务的需要分工设职,主要的官职有转运使(负责财政,将地方赋税转运中央)、提刑使(负责司法)、安抚使(负责军事)等。为进一步控制地方,中央派文臣任地方长.官。同时在各府州置通判,规定一切政令须经通判副暑,通判并可随时向朝廷奏报府州情况。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简称行省。行省是我国元明清时期地方政府最高一级建制,作为中央政府与州、县之间的重要桥梁,它对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起着重大作用。

——摘编自曾凡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沿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唐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并分析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地方行政机构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方行政变革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10 .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对西藏管理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朝封授藏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法王的称号,任用藏族上层人士管理西藏军民事务
B.明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的军民事务
C.清政府册封西藏佛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尊号
D.自清康熙册封佛教领袖以后西藏的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
2021-02-0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