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文苑英华》专列唐朝中后期“中书制诰(诰:上告下:古代的一种告诫性的文章)”与“翰林制诏(诰)”两大品类,其中“中书制诰”占四十卷,而“翰林制诏(诰)”却占到了五十三卷。由此可见,唐朝中后期(       
A.扩大了宰相选拔的范围B.科举制提高了文官地位
C.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D.翰林侵夺了三省的权力
2023-04-08更新 | 37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高宗以后,最高统治者一方面通过“墨敕”“内降”等方式,绕开正规的颁诏程序,直接处理行政事务;另一方面,在三省制外设置大量的使职,使职“不缘曹司,特奉制敕”,并直接“入奏天阙”。这些措施的实施(     
A.便于集体决策以减少失误B.使中央集权得到逐步加强
C.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D.有利于分化事权加强皇权
3 .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封建皇权受到一定削弱
4 . 如表所示反映了西汉时期(     
武帝时尚书台的实权逐渐加重;设置大司马取代太尉,并附加兼职,如大司马(兼)大将军
昭帝、宣帝时大将军执掌军事,其职权也涉及政务,统领内朝
哀帝时大司马领衔三公之职
A.权臣乱政的根源所在B.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C.中枢运行机制的异动D.武将把持军政大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书·窦田灌韩传·田蚧传》云:“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日:‘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这说明当时(     
A.君相之间的权力分配存在冲突B.中朝与外朝的矛盾尖锐
C.丞相在选官除吏方面权力式微D.丞相不能参与政务决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代前期,汉高祖将一般政务完全交付丞相,由丞相全权处理。从汉武帝开始到汉宣帝,皇帝将一些侍从委以重任,让他们参与谋议国家政事。汉武帝此举(       
A.促使决策机制逐步走向专业化B.旨在调整中枢加强专制统治
C.致使政府行政效率不断地提高D.缓和了中央各部门间的矛盾
2022-05-06更新 | 489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模拟(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两汉时期.官吏将救灾济荒视为官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执行荒政时偶有假托诏书的行为,若其出发点是救民于苦难的,帝王在不违行法律精神的前提下,可以不追究、处罚他们,甚至给予一定的薄赏。这一现象表明,汉代(       
A.国家治理具有灵活性B.官僚政治逐渐走向成熟
C.专制皇权受到了冲击D.法家思想指导日常行政
2022-04-26更新 | 526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湖南卷)
8 .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唐朝中枢机构(       

唐朝中央财政会计组织制度运行简图
A.权力博弈致使效率低下B.分工协调与多重制衡相结合
C.臃肿重叠加大财政负担D.三省宰相共同决定军国大政
2022-04-24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湖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唐太宗时,魏征以秘书监参与朝政,其后大臣或以“专典机密”“参知机务”“参与政事”之类名义,参加政事堂或门下中书的会议,皆成为真宰相。这反映了(       
A.唐代的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B.身份低微的士人开始被破格选用
C.唐代中央行政机构不够完善D.大臣完全沦为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2022-04-07更新 | 27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模拟(五)历史试题
10 .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统计,西汉武帝朝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被杀(包括被逼自杀)者有10例,但却并非都是罪有应得。丞相赵周因酎金案负有失察责任而被下狱致死;而张汤的自杀,则完全是出于一场诬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外戚干政的恶果B.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C.监察制度的异化D.官僚政治制度的缺陷
2022-01-24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