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汉武帝时,任用起自布衣的公孙弘为相,同时选拔一批中下层官员,在其本职以外,另给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加官,让他们出入省禁,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与大政。这些举措促进了(     
A.中枢决策权力的下移B.丞相辅政制度的完善
C.官员选拔标准的变化D.君主专制权威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钱穆指出,自汉代以降,在选举和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士人构成了古代政府的主体,他们起到了主导社会、限制君权的作用,形成“中国式民主政治”。由此推测“中国式民主政治”的形成是因为士人
A.以能晋身思想相对独立B.文采出众参与机要决策
C.熟悉典章政治素养较高D.出身官宦政治经验丰富
3 . “五花判事”是一种唐宋制度,即军国大事由中书省商讨,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所署意见由中书侍郎、中书令审覆后,交门下省驳正,然后由尚书省颁下执行。据此可知,“五花判事”的实行
A.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B.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导致了政府机构的臃肿D.提升了政府决策的合理性
2022-06-15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隋朝建立后,将北周仿照周礼设立的官爵制度废除,设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这一制度的设置
A.有利于强化君权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对地方控制加强D.避免了决策失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易中天评价中国隋唐时期某一制度“实现了官僚政治与皇权政治的平衡君臣共治的理想得以提出和实践”。这一制度
A.分权制衡保障了民主B.分散相权又制约皇权
C.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D.设立中朝阻碍君主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钱穆说:“但若门下省或故为异同,中书省或固执己见,则可争论不休,若一意苟合,则又失去复审作用,都会削弱行政效力。于是乃有三省合议之要求。”“三省合议”的场所是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政事堂
7 . 秦朝时期,三公九卿中的官员,既负责国家事务的管理,又负责皇家事务的管理;而唐朝时期,三省六部的官员,只负责国家事务的管理。秦朝与唐朝的中央官制对比,体现了(     
A.秦朝官制更加成熟B.秦朝官制效率更高
C.唐朝官制更加成熟D.唐朝官制家国不分
8 . 所谓加官,就是朝廷在某个官员的本官之外,另外给他增加官职。下表为汉代的加官名目,汉代加官制度的推行
名目概况
加侍中文武大臣加.上侍中名号可入禁中受事
加给事中为列侯、将军、谒者等的加官,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参议政事
加诸吏可以监察、甚至弹劾朝廷官员

A.说明外朝已经不再受理政务B.扩大了官员的自主权
C.强化了皇帝对朝政的控制力D.提高了政务的执行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