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随着佛、道等新兴文化在中国纷起.传统儒学也多分枝权.解读分歧甚重,面对这一局面,唐朝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场梳理和规范;除此之外,唐朝还将前朝制度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包含三省六部官制、科举制等核心制度的规整体系。由此可见,唐朝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源于(     
A.对外交流B.兼收并蓄C.整合创新D.坚守传统
2 . 北宋《神童诗》里有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据此判断,下列对宋代科举制解读正确的是(     
A.中举的都是底层民众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选拔了大量实用人才D.加强了北宋的中央集权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商人社会流动一览表

流动途径

现象描述

科举入仕

科举入仕向普通民众的开放实际上是国家把政治权利这样一种社会稀缺资源从贵族官僚手中向下移动的结果,富民阶层(平民地主和商人)成为最大受益者。宋朝社会逐渐出现了“士商对流”的局面。

以富攀贵

宋代门阀政治的消亡反映在人们的婚俗观念上就是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士庶不婚的陈规被打破,婚姻重科举进士,婚姻论财。宋代婚姻重财,而商人作为财富力量的代表,自然在以财买婚、攀附上层时得以大显身手。“榜下捉婿”之风在宋代盛行。

捐纳买官

捐纳买官是平民阶层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手段与阶梯,官是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的需要出发,民是从向上登进的富贵实益着想,双方出于各自的需要,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社会契约式的互惠体系。宋仁宗时商人就开始买官,而宋徽宗时情况更加严重。大观四年臣僚们的奏言中指出:“朝廷以三路财用少乏,边储未丰。近年以来,出颁假将仕郎等告牒,比之往岁,不啻数十倍。凡富商巨贾,乘时射利”。

——据冯芸《宋代商人的社会流动与宋代社会结构变迁》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商人社会流动”进行合理解读。(12分。要求:观点明确、解读合理、逻辑清晰)
4 . 解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经过百余年的经营与发展,学校教育制度已相当完备,在我国和世界学校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附:《唐代学制系统图》



解读《唐代学制度系统图》围绕“唐代学制的特点”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简要阐述。(要求观点合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3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天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B.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
C.察举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D.观念转变使流动式知识分子不能上升
2021-12-29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所示为学术界关于科举制起源的意见分歧(部分)。其中前一种观点成为学术界主流观点。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历史研究须以科学的史观对各种史料加以解读
B.将科举制的起源往前推有助于提升民族自信
C.《隋书》等古史文献存在严重缺漏,不足以取信
D.隋朝创立科举制得到了大量实物资料的证明
7 .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顺应社会发展变化,下令废除了延续近400年的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科举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适应了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这一阶级关系的变化
②将官员选拔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以考试取人扩大了用人范围,有利于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
④自此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完全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1-13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1764-1895年清代地方官入仕途径占比变化情况表,对表中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清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名存实亡B.德行成为清代选官的主要标准
C.甲午战败加剧了卖官鬻爵现象D.战争导致财政困难是重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是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
西汉东汉
比例1:79451:74641:29271:26131:22991:911

A.百姓负担日益沉重B.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官僚机构日益膨胀D.行政效率不断下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前代选举之权,操之郡县,士有可举之材,而郡县不之及,士固无如之何。今(隋唐以后)则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州县亦无从私之。”对材料中选官方式的改变解读最准确的是
A.强化了专制主义B.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位的情形
C.使社会完全公平公正D.促成社会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2021-05-1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