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据《登科记考》记载,唐代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数大体在43万人左右。科举制使受教育的人数大大增加,大批的读书人被吸引在科举制的周围。然而,登科及第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处在考试—落第一再考试—再落第的循环中。还有一些人是考取了功名而未做官或官员离职家居的。这一现象(     
A.提升了传统文化的竞争力B.扩大了唐政府的社会基础
C.顺应了主流意识形态嬗变D.构筑了基层社会文化核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隋书》记载,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曾表示:“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爱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朕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为此,隋炀帝(     
A.颁布两税法B.调整三省分工C.创立科举制D.推行以庸代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唐语林·企羡》记载,当时著名的世族河北范阳的卢氏,从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到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的90年间,竟然有116人登进士第,而唐朝每年取士不过30名。这一现象说明,唐代科举制
A.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B.促进了古代廉政建设
C.消除了贵族世袭特权D.受到士族政治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柳芳《氏族传》记载,隋代实行分科取士政策之后,时人称此举导致了“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人无廉耻,士族乱而庶人僭矣”。这说明科举制的实施
A.扩大了隋朝的统治基础B.彻底的打击了士族势力
C.导致了隋朝的迅速灭亡D.推动了社会生活世俗化
2021-07-06更新 | 267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