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记载,清朝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
A.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B.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D.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2021-11-23更新 | 170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16—2017学年下期高二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2020-11-16更新 | 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绥滨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A.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
B.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
C.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
D.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2019-08-23更新 | 828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9年天一大联考 "顶尖计划"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列史料记载中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A.“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2019-04-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永清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明太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三   明清之际,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此后,西方许多国家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现象与朱元璋采取的哪一措施直接相关?基于“不可无辅臣”的认识,明永乐帝采取了什么针对性措施?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朝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能是什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特点?
(3)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明清时期的政治体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
A.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B.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C.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
2019-01-16更新 | 216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5届江苏南京市高三上期期初摸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据《清史稿》记载:“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据此可知军机处
A.取代了内阁的职能,位高权重
B.是正式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
C.使君主专制得到了空前的强化
D.权力巨大已经凌驾于六部之上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殊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这说明
A.内阁变为承递文件的机关
B.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
C.军机处、内阁的分权制衡
D.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
2018-05-01更新 | 323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清史稿》中记载:“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由此说明清朝中前期=
A.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B.内阁和军机处相互压制
C.军机处专权威胁皇权
D.军机处的管辖权逐渐增强
2017-09-1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清太祖实录》记载:努尔哈赤曾对自己身后国家政治制度提前作出安排“继朕而嗣大位者,毋令强梁有力者为也……且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今命尔八子为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庶几无失。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这一安排
A.形成了君主与大臣相互制约的局面
B.奠定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基础
C.顺应了民主取代专制的历史趋势
D.遵从了“禅让制”的古代传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