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020-07-09更新 | 11429次组卷 | 63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雅典城邦戏剧开演前,为国牺牲的公民子女会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会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席就座。这说明
A.城邦重视教化功用B.公民享有特殊权利
C.民主政治的优越性D.福利制度开始出现
2020-06-28更新 | 714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希腊人常在重大场合及庆典活动中举行竞技比赛,优胜者将获得橄榄枝花冠,他们会获得城邦人民的敬 重、塑立雕像和唱颂赞歌。这表明
A.竞技精神是人文主义的体现B.竞技活动还没有在城邦普及
C.英雄人物塑造源于竞技比赛D.公共活动能够凝聚城邦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雅典公民生活的公共空间中,市政广场周围会聚了议事大厅、公民法庭、公民大会广场等众多市政建筑,从而成为雅典公民政治生活的核心区域。这有利于
A.宣扬法律至上的理念B.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
C.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D.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雅典城邦的尺度使得一个人可以向其他人发出呼吁,而且公民大会的会议模式,也要求一个人能听见另一个人的声音及看见另一个人。材料意在说明
A.雅典直接民主导致权力误用B.古希腊人的民族民主意识浓厚
C.小国寡民是城邦制的基本特征D.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雅典公民认为,人一生下来不仅属于父母,也属于国家,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这一现象体现了雅典(  )
A.民主政治渐趋成熟
B.人文主义勃兴
C.公民参政热情高涨
D.城邦利益至上
2019-11-01更新 | 498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当个人被隔离开时他就不再是自足的;……它要么是只禽兽,要么是个神,人类天生就注入了社会本能,最先缔造城邦的人乃是给予人们最大恩泽的人。这说明
A.公民自由受城邦体制的制约
B.亚里士多德崇尚和平与自由
C.城邦要求公民具有团结意识
D.希腊城邦重视政治历史传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英国近代法学家梅因指出“在(希腊)早期共和政治中,所有公民都认为,凡是他们作为其成员之一的集团,都是建筑于共同血统上的。”其意在强调,古希腊城邦共和具有
A.排他性
B.自治性
C.民主性
D.开创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古希腊,一般城邦都禁止不婚,斯巴达还惩罚晚婚。结婚不是公民的私人事务,生育下一代是公民的责任。公民的教育、生活方式,包括服饰、饮酒、娱乐等都受到控制。由此可见,在古希腊
A.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B.规范公民行为以维护社会稳定
C.每个人都有着平等的社会地位
D.城邦意识对社会多方面的渗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古希腊女性的社会地位经历了由母权制光环下的“女神”,过度到与夫权抗衡的“女人”,直到被局限于家中,沦为生孩子的工具,成为处于奴役压迫之下的“女奴”。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政治建设停滞不前
B.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C.女性经济地位相对下降
D.公民主体的范围缩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