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020-07-09更新 | 11429次组卷 | 63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指出:“全体希腊人在血缘和语言方面是有亲属关系的,诸神的神殿和奉献牺牲的仪式是共通的,而生活习惯也是相同的”。希罗多德的话表明,古希腊(   )
A.人文精神并非思想文化主流
B.制度的差异并未妨碍文化认同
C.民主政治促进了城邦的交流
D.宗教信仰有利于打破城邦自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希腊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这种饮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思潮兴盛
B.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C.政治环境民主宽松
D.古希腊近海多山少平原
2017-05-17更新 | 580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下列不能反映“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的是
A.不断发展的民主制度
B.古典人文主义的出现
C.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
D.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