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罗马法学家特里弗宁指出:如果一个共有的奴隶在他人土地上发现了埋藏物……由于埋藏物也被视为天赐之物,因而要给予发现人的那部分,由共有人按其对奴隶享有所有权的份额享有之。这有助于理解,当时的罗马法
A.意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B.解决了复杂的财产纠纷
C.保证了社会的公平公正D.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
2021-06-18更新 | 307次组卷 | 63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罗马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在公民权问题上,罗马人最终“超越了希腊人创造的城邦狭隘性的政治框架和希腊人意识的局限性”,共和时代,随着罗马统治区域的扩大和无权者的斗争,城邦内的平民、部分奴隶和被征服者拉丁人,以及帝国时代罗马的同盟者逐渐获得公民权。罗马人的这些做法
A.扩大了罗马政权的统治基础B.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C.促进了罗马社会经济的繁荣D.体现了自由正义的法律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古罗马,元首的敕令成为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渊源,行省必须予以适用。若当事人对行省法庭审判不服,可以上诉到元首法庭,作为最高的审判级别,元首在顾问会议的协助下进行最终审判。据此可知罗马
A.行省具有相当大的司法自主权B.中央集权统治在法律上得到体现
C.自由民法律权利得到充分保障D.行省法律逐渐纳入帝国法律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公元2世纪后,罗马法在普遍的司法实践中,虽然并不认可公民对奴隶的负债,但公民一旦选择清偿此债务就不应再要求返还。由此可知当时(       
A.法律实践渗透自然理性B.奴隶权利取得法律保障
C.债权关系成为立法焦点D.契约原则得到广泛认可
6 . 从适用范围来看,罗马法经历了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下列有关公民法或万民法的表述,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
A.公民法主要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
B.公民法主要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万民法主要维护平民的利益
C.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
D.公民法不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而万民法适用此原则
2021-09-18更新 | 302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一)历史试题
7 . “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指
A.亚述帝国B.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
2022-01-23更新 | 265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公元前3世纪末,古罗马妇女有了从事社会公共劳动的权利,不再是丈夫附属物,市民法“有夫权婚姻”逐渐被万民法“无夫权婚姻”取代;在“无夫权婚姻”中,夫妻财产独立,妻子对嫁资、男方婚娶赠与、自权人物有产等财产拥有所有权。这一变化
A.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潮在古罗马传播B.体现出万民法更加强调私法的实用
C.表现了古罗马共和制度的巨大进步D.源于社会发展妇女获得了公民权利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456年罗马颁布的《将阿文蒂努斯山上的土地收归国有的伊其流斯法》规定把阿文蒂努斯山的公地分给平民建房。但此公地此前已有人占据,对于占据者,该法区别对待:以暴力和欺瞒方式占据的,不补偿其耕作费用;通过公然和平方式占据的,补偿其耕作费用。这一规定说明罗马(     
A.司法关注和平正义B.保护私有财产权
C.维护了平民的利益D.立法具有灵活性
2022-12-10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在开篇中就提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律的戒条是这些:诚实生活、毋害他人,分给各人属于他的”。据此可知,罗马法
A.超越罗马发展水平
B.实现了公平与正义
C.利于推动社会和谐
D.质疑道德的约束力
2019-04-25更新 | 642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