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7 道试题
1 . 史载,罗马中央政府“除元老院外,它的行政官员由总共40人左右的执政官、大法官、财务官和营造官组成”,罗马行省的官吏则更少。而中国“西汉末年官吏总数有12万余人”。材料可以佐证古代罗马(     
A.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B.行省是实行法治的必要前提
C.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D.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
2022-07-06更新 | 130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2 . 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罗马国家元首。元首与元老院一起分管国家,把国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属元首,一部分归元老院管辖,元首与元老院分掌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权。这一做法也被历任后继者接受和采纳。屋大维时期的这些统治措施
A.奠定了近代三权分立的政治基础B.使贵族统治在罗马确立起来
C.遵循了罗马共和时代的部分传统D.有利于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
2022-06-28更新 | 1066次组卷 | 1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它对简单商品所有者的一切本质的法律关系(如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均做出了“无比明确的规定”。据此可以推知(       
A.古罗马建成法治国家B.罗马法适用于古代各国
C.古罗马商品经济发达D.罗马法主要解决贸易纠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A.罗马成文法的起源B.公民法逐渐取代万民法
C.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D.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
2022-06-14更新 | 4081次组卷 | 4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罗马法学家特里弗宁指出:如果一个共有的奴隶在他人土地上发现了埋藏物……由于埋藏物也被视为天赐之物,因而要给予发现人的那部分,由共有人按其对奴隶享有所有权的份额享有之。这有助于理解,当时的罗马法
A.意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B.解决了复杂的财产纠纷
C.保证了社会的公平公正D.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查士丁尼法典》包括了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新法典》是查士丁尼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而成。以上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皇帝的命令就是法律B.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C.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D.罗马法只是皇帝敕令的汇编
2022-04-20更新 | 50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为古罗马时期契约形式的三个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契约形式主要特点
十二铜表法“耐克逊”(nexum)交易要求双方到场,有公证人,对神宣誓
市民法文书契约双方到场,举行特定仪式,签署文书
万民法诺成契约无需双方到场,无需仪式,双方同意即可
古罗马契约形式的变化表明
A.境内商品贸易活动与日俱增B.罗马法逐渐淡化司法程序
C.民众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D.贵族与平民矛盾日渐缓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以前的罗马法中,丈夫可以在不经过妻子的同意下随意支配妻子的嫁资。查士丁尼时期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明确规定:“禁止丈夫在没有妻子同意的情况下出售嫁资、田宅,以及未经妻子同意的抵押。”据此可知,《罗马民法大全》
A.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完善B.成为其他国家民法的典范
C.体现了法律面前男女平等D.有利于维护妇女婚姻权益
2022-03-16更新 | 707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535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颁布《新律》,如图是其部分内容。这些规定旨在
……无论如何要停止非法庇护,据我们所知,各行省都实行这种非法庇护。不允许任何人不择手段地利用他人的生命,把别人的土地据为己有,然后对遭受损失的人允诺庇护,或者利用自己的力量毁灭国家。……法律和国家的恩典足以使你行使自己的权利。
A.防止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B.加强对各行省的管理
C.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D.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