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早期罗马法中妇女没有立遗嘱权,到了哈德良皇帝时代,在一些法学家的解释中,可以看到妇女在不实行买卖婚的情况下可立遗嘱,只要她们不小于12岁,而男性则一般需满14岁才可立遗嘱.据此可知,哈德良统治时期
A.女子法律地位有条件得到提高
B.男性经济权利开始低于女性
C.男女获得了政治上的平等地位
D.女子有条件获得罗马公民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罗马法忽视妇女的权利,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C.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
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2019-06-13更新 | 176次组卷 | 50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十四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家父(家庭首领)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当家父欲行使对其后裔处以死刑的权力时,必须召集理事会进行听审,家父的行为受到理事会裁决的约束。处在绝对家父权之下的家子,能够和家父一样自由地投票和担任执法官。这表明当时罗马
A.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保留了大量习惯法残余
C.公法与私法有兼容的一面
D.忽视了家庭矛盾的解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1世纪末,《民法大全》真本在意大利被发现,欧洲掀起罗马法复兴运动,它使人们不再把宗教、道德、世俗秩序与法律相混淆,法律的作用与独立获得承认。这反映了
A.中世纪宗教神权观念逐渐消失
B.罗马法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保障
C.当时欧洲社会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罗马法的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
2019-05-05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6 .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这体现出罗马法中
A.消除阶级对立
B.保护私有财产
C.限制贵族特权
D.维护平民利益
2019-04-15更新 | 215次组卷 | 24卷引用:【校级联考】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罗马帝国时期,皇帝自己可以制定法律,法律不必在公民大会上制定。“君主所悦者即法律效力”成为拥护者中意的箴言。这一变化体现出罗马法
A.逐步由发展走向衰落
B.与当时的体制相适应
C.恢复了习惯法的传统
D.仍然由贵族把持垄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公元前59年,凯撒颁布《土地法案》,向征战的士兵广泛分配土地,推动罗马行省的殖民化进程;他征服高卢地区后颁布法案赋予一部分人公民权;还通过了关于罗马行省官员任职期限的法律。这表明
A.适时立法巩固了古罗马的统治
B.高卢人都享有与罗马人同等的公民权
C.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得以解决
D.罗马行省的统治采取民主管理的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查士丁尼学说汇纂》记载,大法官在判处极刑、徒刑时会同时宣告受刑人“丧廉耻”,犯罪情节较轻、行为不符合公序良俗或从事下贱职业的人,也会被官员记录为“丧廉耻”。帝国剥夺丧廉耻者所享有的公权,并形成档案加以管理。据此可知,在当时的罗马
A.司法程序过于繁琐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B.已经初步建立起原始的社会信用体系
C.道德谴责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
D.法律法规从零星分散到形成完备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古罗马有一个人把洗衣店告上法庭,要求店家赔偿被老鼠咬破的衣服,其理由为:“按照约定,店家洗好衣服后应妥善保管好,事先应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依据罗马法,最后法庭判决洗衣店赔偿全部损失。该案例主要说明了
A.司法程序严格完备
B.法律维护平民利益
C.审判体现契约精神
D.审判非常重视证据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