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希腊城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因为人口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关系到同计民生的大事。

材料一 “大一统”国家形态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形塑的结果,其中编户齐民制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户齐民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其基本动力来自国家间竞争的加剧,目的在于富国强兵。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编户齐民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行,并在汉代趋于定型。编户齐民对于“大一统”国家形态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分家立户”,国家政权得以直接掌握国家人口,显著提升了国家获取赋役的能力,奠定了“大一统”的经济和军事基础。二是通过“户”及其相应的组织建制,王朝国家建立起了有效的纵向控制体系,加上家户单位的自主性治理,使得国家对社会基层的治理效能大为提升。

——摘编自黄振华《编户齐民与中国“大一统”国家形态的构建》

材料二 古希腊以城邦制度闻名于世,许多独立小国并存的形态贯穿了希腊文明的始终。城邦的理想是独立与自足。因此,城邦的人口数量是政治家和思想家关心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讲:“那些治理有方的著名城邦无一不对其人口进行控制……过于稠密的人口不可能保持一定的秩序。……一个城邦的最佳人口界限,就是人们在其中能有自给自足的舒适生活并且易于监视的最大人口数量。”可见,城邦人口政策的出发点是保持一定的公民人数,防止过大或过小。……实际上,城邦可以通过扩大或缩小公民条件的办法来控制公民的人数,公元前5世纪雅典几易公民条件正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就要包括鼓励和控制生育两个方面。

——摘编自王大庆《古希腊的人口和人口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编户齐民是如何推动大一统局面形成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人口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天文历法进步显著。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仅《春秋》一书中就记录了37次日食,其中31次确定无疑,书中还有世界上最早的陨石记录和哈雷昔星记录。当时,对行星进行观测推算,如火星恒星周期测为1.9年,其数值虽与现代科技测定结果1.88年有一定出入,但在2000多年前已属精密。战国中期的甘德、石申夫经过长期天文观测,精密记录了120颗恒星的赤道坐标。在天文观测基础上,当时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更精确地反映了季节变化,一直对农业生产其重要作用。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公元前54世纪是希腊文明的古典时期,此时希腊的天文学已开始探索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天文学家先后首次正确解释了日食、月食形成的规律,并且认为太阳是灼热的石头,不存在太阳神。天文学家欧多克索斯用观测与几何原理结合,尝试构建宇宙的几何模型,对天文学难题力求给予科学回答,对后世影响很大。天文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历法,但古希历法杂乱,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一套甚至多套历法。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与古希腊天文研究者有关。这些研究者多来自哲学家和神庙祭司,不太注重实用的历法问题,更关心天文事物的本质。

——摘编自吴于库、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天文历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发展产生的影响。
3 . 雅典由贵族制走向共和制,而罗马却由共和制走向帝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两国统治阶级的意愿
B.两国的地域大小
C.两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D.两国民族传统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布罗代尔在《地中海考古》中认为,古希腊的城邦形式,因集聚效应大大促进社会分工,使知识的积累、传播和进步大大加快,促进人际互动和商品交换。由此在短暂历史中,小国寡民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该观点解释了
A.古希腊民主环境促进了文化繁荣
B.古希腊文明创造力强的原因
C.古希腊城邦产生的原因
D.古希腊工商业经济产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