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希腊城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城市与人居环境]

材料一       鉴于这种城市与城郊乡村地区的人口流动性,估测雅典城邦的人口相比估测雅典城内的人口更具价值,也更实际。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战例也表明,雅典城无法容纳、安置整个城邦的人口。当斯巴达人兵临城下,烧毁城郊的村庄、农田,居于城郊的雅典人退到城内,城市便显得拥挤不堪,瘟疫也接踵而至。事实上,也正如芒福德所评价的,雅典在城市规划和卫生设施方面相当落后,街道只能算是小巷,垃圾、粪便到处都是,定期处理的办法也只是将它们堆积在城郊,消毒基本靠阳光。从这一点来看,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的那场大瘟疫的悲剧是必然会发生的。

——摘编自李月《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史观》

材料二       政府当局从来不管工厂设在哪里,不会让工厂集中设在某一特殊地区,不会把应当远离人们居住地带的污染严重、噪声大的工厂专门隔离,也不会为了人们的健康而把这类工厂与附近居住地区隔开。唯独“自由竞争”决定工厂的位置,毫不考虑规划上的功能分区,这样,在工业城市里,工业、商业和生活居住三者乱七八糟混杂在一起。……没有什么人对这样的环境进行尖锐的抨击,要知道,在那时期,如要提到噪声、震动、污物等就会被认为娇气。在19世纪,对城市各式各样的有害身心和环境的现象,上层人士多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当萨德勒工厂调查委员会的医生谈到阳光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时,工业文明的辩护人安德鲁·尤尔傲慢地回答,工厂里的煤气灯足以代替阳光。

——摘编自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影响》

(1)根据材料,指出影响雅典城市居住环境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城市环境恶化的原因,从历史角度评价城市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2023-02-16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下高频考点集训主观题20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古代希腊雕塑艺术作品



图1《掷铁饼者》

图2《维纳斯》

图3古希腊雅典卫城雕塑

材料二   古希腊的艺术,尤其是希腊雕塑,无论是表现众神、英雄还是运动员形象,都里现出强烈的理想化倾向。“四径运动员的雕像不求逼真;它们是理想化的人物肖像,其唯一的目的似乎就在于纪念奥运会上取得的胜利,替奥进会作宣传。艺术家们甚至不能保证见过优胜者本人,有时不得不根据人们对肖像原型随使所作的描述进行创作。”古希腊的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更加关注如何将具体的对象经过提炼、概括,在形象中注入“优秀”的品质,使之成为全民道德典范的象征。当时很多艺术家也都在艺术创作中通过探究表现对象的比例关系,例如运用“黄会比”将每一个雕像、每一座建筑都进行理想化处理,使作品具有和谐之美,最终在艺术中寻求一种永恒的法则。

——摘编自马躏非《古希腊艺术中的美德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特点的成因和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022-02-22更新 | 114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城邦各自为政,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彼此战争不断人们对此感到厌恶,渐渐有了借祭把、体育竞技活动暂停战争的意愿。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半岛上三个最强大的城邦国家伊利斯、斯巴达和比萨的国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决定当年举办第一届奥运会。直到公元393年,希腊共举办了293届奥运会。在奥运会比赛期间,希腊各城邦成千上万的人便向奥林匹亚涌去。奥运会也由此演变成希腊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推动政治交流、促进贸易发展、繁荣希腊文化、融合民族感情的作用,它使全希腊人民在和平的气中欢聚一堂,其丰富的内容和壮观的场面,形成了全希腊最盛大的和平友谊的节日。

——摘自《奥运会:历史,要事和趣事》

材料二1830年,希腊从土耳其获得独立,出现了复兴古希腊文明的热潮。从19世纪中期起,随着奥林匹亚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人们复兴古奥运会的热情越来越高,其中做出特别贡献的是法国人顾拜旦。当时欧洲国家之间的争端加剧,战争危机日益加重。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顾拜旦希望通过体育消除偏见,增加相互之间了解,促进友好共处和世界和平。在他的努力之下,18946月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它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已。

——摘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奥运的背景和影响。
2022-06-02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重难点突破)-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022-08-31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特点类材料题-2023年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模版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古希腊是商业贸易兴盛地区,民风习俗崇尚竞争,以体育竞技为欢乐,以逞强取胜为满足,并且把这种满足的欢乐奉献给奥林匹亚诸神,创造了奥林匹克竞技赛会。希腊人在体育竞赛中制定了平等、公正的规则,凡是在体育场上参加比赛的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有能力,你就可以取得优胜,戴上冠军的桂冠,受到城邦的重视。裁判员对于场上比赛的运动员一视同仁,只要你是希腊血统的人,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凡是参加比赛的都按同一规则来对待。竞争意识虽然有鼓舞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优点,但是也有纵容贪得无厌、恃强凶狠的缺陷。

——摘编自崔怀猛《导致古代中西方体育差异性因素分析》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体育所折射出的文化传统。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12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4世纪中期的希腊世界是富裕而复杂的世界。哲学家则解决他们直面的老问题,他们发展出来的方法,以及他们给出的答案及其困惑,为近代哲学思想开山奠基。典型者如亚里士多德虽接近了唯物主义,但其唯物论并不彻底。....公元前2世纪30年代,罗马贵族彻底吸收了希腊化的希腊文化,并创造了具有自我风格的希腊化文化。他们和在7世纪及其后的阿拉伯人将希腊遗产传诸后世,影响至今。

——-摘编自[美]莫里斯等《希腊人一历史、文化和社会》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指出罗马在“吸收”“创造”“将希腊遗产传诸后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2022-04-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7 古希腊文明、罗马法(古罗马城的建筑艺术成就)-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天文历法进步显著。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仅《春秋》一书中就记录了37次日食,其中31次确定无疑,书中还有世界上最早的陨石记录和哈雷昔星记录。当时,对行星进行观测推算,如火星恒星周期测为1.9年,其数值虽与现代科技测定结果1.88年有一定出入,但在2000多年前已属精密。战国中期的甘德、石申夫经过长期天文观测,精密记录了120颗恒星的赤道坐标。在天文观测基础上,当时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更精确地反映了季节变化,一直对农业生产其重要作用。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公元前54世纪是希腊文明的古典时期,此时希腊的天文学已开始探索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天文学家先后首次正确解释了日食、月食形成的规律,并且认为太阳是灼热的石头,不存在太阳神。天文学家欧多克索斯用观测与几何原理结合,尝试构建宇宙的几何模型,对天文学难题力求给予科学回答,对后世影响很大。天文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历法,但古希历法杂乱,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一套甚至多套历法。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与古希腊天文研究者有关。这些研究者多来自哲学家和神庙祭司,不太注重实用的历法问题,更关心天文事物的本质。

——摘编自吴于库、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天文历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022-04-17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7 纵横比较型非选择题-备战2022高考历史热考题型解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公元前506年起,埃吉那及波斯就与雅典因海外贸易争喘不断.有时还会诉堵武力,到公元前5世纪时期.这种贸易争端不断尖锐,雅典便开始决心大力建设海军,并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公元前6世纪初期的梭伦改革.并未充分满足平民的利益,靠耕种贫瘠土地的公民生活十分艰难,这部分人逐新成为威胁社会稳定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潜在因素。然而,随着雅典海军的不断发展,作为第四等级的贫农和雇工被大量吸纳进来,成为雅典每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希皮战争中。他们为城邦提供了舵手、水手长、下级军官等,他们认为自己对城邦的贡献远远大于重装步兵和骑兵。有学者认为.作为海军主力的第四等级,正是因为他们充当三列桨战舰的桨手.雅典城邦才得以强盛。

——摘编自周雷《古希腊军制变革与城邦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5世纪雅典致力于建设海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元前5世纪雅典海军建设对城邦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