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梭伦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亦即抵押地产的标识。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家乡,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

——梭伦

材料二   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材料三   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即使是最严重的坏事在它眼前发生,它也既不能阻止,又不能铲除了。但在这时,国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既然氏族制度对于被剥削的人民不能有任何帮助,于是就只有期望正在产生的国家。而国家也确实以梭伦制度的形式给予了这种帮助,同时它又靠牺牲旧制度来增强自己。……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梭伦改革的措施,并指出它保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它有何特点与作用?
(3)根据材料三,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的实质是什么?贵族出身的梭伦为什么会在改革中触犯贵族的利益?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梭伦认为:“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梭伦的改革,走的是所谓的主持公道、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即企图通过中庸的办法来缓和贵族与平民的关系。所以,梭伦在努力提高平民政治、经济地位的同时,却又维护着旧贵族的特权。在改革中,梭伦下令取消债务,废除了“债务奴隶”但没有满足下层平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另一方面,为安抚贵族,梭伦允许贵族继续保有祖产,确保其能够继续保持优裕的经济地位,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社会公平并未真正实现。

——摘编自蒋晓光《梭伦改革与社会公平》

材料二 在贫富分化、阶级矛盾达到如此尖锐的情况下,启蒙运动高举的正义大旗以及与邪恶势力决一死战的号召,显示出了无可抵御的魅力。普适的正义原则和群众性的革命运动形成了一种共振,构成了一种可以摧毁一切的力量结合。革命不再只是追求和维护某种特定利益和权利的一种手段,而成为了维护普遍的“善”和消灭一切“恶”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妥协成为一种姑息的代名词;“摧毁”“消灭”“打倒”成为革命的象征;一切不够革命的东西必须成为革命的对象,一切不具破坏力的东西本身必须加以破坏。法国正是这样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条争取自由民主的独特之路,它的革命形成了与英美民主变革完全不同的风格和特征。

——摘编自王国平《法国式民主化道路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与梭伦改革相比法国民主化道路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